Nazarene 或 Jesus of Nazareth,拿撒勒人耶稣,是对耶稣基督(Jesus Christ)的几个称呼之一。
《圣经》记载的耶稣事件背景多发生在罗马帝国(Roman Empire)前期的东部行省犹太省(Judea,中国大陆经常音译作“朱迪亚”),传统上是犹太人生活聚居的地区,大致相当于现今的以色列。当时由希律王朝(Herodian Dynasty)统治该行省,希律王朝的统治者就是罗马帝国的从属王。追杀耶稣的就是希律一世(Herod),经常被称为大希律王(Herod the Great)。
神像有很多魔力传说,有女儿为失明的母亲祈祷而让其母重见天日,有因妻子向神像祈祷而让瘫痪的丈夫重新站立起来 … 正是因为这些传说,信徒对黑耶稣像虔诚地膜拜。成为菲律宾最知名的两大耶稣圣像之一,另一个是供奉在宿务圣婴教堂(Basílica Menor del Santo Niño de Cebú, Minor Basilica of the Holy Child of Cebu)的圣婴雕像(Statuette of Santo Niño, the Child Jesus)。
黑耶稣像在马尼拉的供奉
在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十七世纪初,在马尼拉西班牙王城(Intramuros)西南面的城墙外,由一片靠海的沼泽发展成一个的小村,名为“新城”,西语 Nuevo Barrio,菲语 Bagumbayan,这里就是现今的黎刹公园(Rizal Park)。像所有菲律宾的村镇一样,都是围绕一个教堂发展起来的,这里当然也少不了教堂。这里的教堂称为“新城教堂(Bagumbayan Church)”,其正式名称为 Church of San Juan Bautista of the Augustinian Recollects。
1606年黑耶稣像运抵马尼拉后,首先就在新城教堂供奉。
1608年黑耶稣像被移至王城内的雷科莱托斯教堂(Recoletos Church)供奉,此教堂的全称为 Church of Saint Nicholas of Tolentino。
1787年1月9日一尊黑耶稣的复制雕像被送给 Church of the Camisa,即现今位于马尼拉市奎阿坡区(Quiapo, Manila City)的溪仔婆教堂(Quiapo Church),此教堂目前的正式名称为拿撒勒黑耶稣圣殿(西语 Basílica Menor del Nazareno Negro 英语 Minor Basilica of the Black Nazarene 菲语 Basílika Menor ng Itím na Nazare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