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袁隆平来菲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会议,用英语演讲论文《杂交水稻育种》,在国际上提出采用“人工赶粉”法,可以大规模种不育系杂交高产稻,震惊世界水稻界。 1981年,袁隆平再度应邀来菲做研究。时任国际水稻所所长判断,菲律宾属于海洋系气候,水稻很容易倒伏,中国的不育系杂交水稻技术不能在热带国家运用。
从此,如何让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惠及东南亚,成了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梦”的一部分。 1982年秋天,袁隆平来到菲律宾,受邀出席世界水稻研究所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开始前,研究所所长斯瓦尔米纳森博士引领袁隆平前往主席台就座,同时背景投影打出了“Yuan Longping,the Father of HybridRice(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就这样,“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逐渐为世人所熟知、所认可,并成为袁隆平的一张金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