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华论坛

标题: 菲律宾的20%中国血统,为啥被彻底遗忘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妖花满楼满fx    时间: 2024-12-5 17:04
标题: 菲律宾的20%中国血统,为啥被彻底遗忘了?


现在的20%的菲律宾有中国血统?为什么菲律宾20%的人都有中国血统呢?

这些人的祖先,大多是明朝时期从福建和广东迁过去的华人。他们带去了瓷器、丝绸、手工艺和中华文化。然而,现在的菲律宾人几乎完全遗忘了这些,也不认为和中国有任何关系。为什么会这样?

明朝的“文化输出” 明朝的华人移民是菲律宾最早的文化传播者。从福建、广东出发的商人,驾着福船来到菲律宾,把中华文化传到了这个热带岛屿。

他们的影响体现在很多地方:

饮食:菲律宾人最爱的“Pancit”炒面,就是闽南炒面的演化版

语言:他加禄语里保留了不少中文词汇,比如“susi”(钥匙)和“gulong”(轮子) 生活:福建商人带来的瓷器、生活方式,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一部分 转折点: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16世纪末,西班牙人开始殖民菲律宾,转折点也随之而来。

强制宗教同化:西班牙人推广天主教,迫使华人放弃自己的传统信仰,直接切断了与中国文化的联系。语言取代:西班牙语成了主流语言,混血后代逐渐失去了中文的使用能力,对中华文化也越来越陌生。身份压迫:华人在菲律宾受限于高税收和居住限制,甚至多次成为殖民者“清理”的对象。为生存而通婚或隐姓埋名,导致后代对中国的认同感逐渐淡化。



屠sha与清洗:最严重的打击来自1603年和1639年的两次华人起义失败,西班牙殖民者屠sha了数万名华人。这种暴力清洗摧毁了当时的华人社区,让中华文化的传承大大削弱。从这段时间开始,很多菲律宾华裔后代逐渐成为“麦士蒂索”(Mestizos),即中菲混血者。他们与菲律宾主流社会逐渐融合,更倾向认同西班牙文化。



今天:文化还在,记忆没了 虽然很多菲律宾人早已不记得自己的中国血统,但中华文化的痕迹依然留在他们的生活中:饮食:春卷、炒面、米糕,这些中国味道早已成为菲律宾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人街:马尼拉唐人街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唐人街,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影子。

家族故事:一些菲律宾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移民,但他们自己却对这段历史感到陌生。

作者: x1211way    时间: 2024-12-6 10:25
有吧 崇洋也屬於中國血統的基因~




欢迎光临 菲华论坛 (https://bbs.phhu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