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华论坛

标题: 菲律宾男子弑父杀嫂,潜逃36年,却获网友同情,原因竟是… [打印本页]

作者: 123456911    时间: 10 小时前
标题: 菲律宾男子弑父杀嫂,潜逃36年,却获网友同情,原因竟是…


2025年5月7日,菲律宾最高法院第一分庭裁定,尽管被告利奥波多·辛科尔因杀害其父亲而被定罪为弑亲罪”,但考虑到他当时处于极度情绪激动或混乱状态”,依法予以减轻量刑。

这是一次罕见的判决。

不仅因为“弑父”这个字眼在道德律法上本就极具震撼,更因为法院破天荒地将“长年被父亲虐待所积累的情绪爆发”,正式认定为减轻量刑的情节。

这一判断,在菲律宾法律史上尚属首次。

1986年4月25日,奎松省(Quezon Province)的一处农家爆发了惨案。

20多岁的利奥波多·辛科尔(Leopoldo Singcol)与父亲安德烈斯·辛科尔(Andres Singcol)因琐事在早餐时发生争执,后者手持砍刀激烈威胁。争吵间,安德烈斯失足跌倒,砍刀落地。

利奥波多夺刀,将其刺入父亲的胸口,致命一击,血,很快流了一地。

然后是拥抱、是哭喊、是那句撕裂的“对不起”。

接着,他试图自杀——割喉、刺腹,但没成功。

带着伤口,他跌跌撞撞地走向附近的泉水,途中在乡间路上,遇见了嫂子艾格米迪娅·辛科尔(Egmedia Singcol)和她两岁的儿子乔纳森(Jonathan)。

他说不清那一刻脑中闪过什么。也许是惊慌,也许是崩溃。他举刀,误伤了孩子。嫂子惊恐失手,孩子摔落,他又将刀刺向嫂子——数刀致命。

嫂子死了,孩子活了。



此案发生于1986年,但利奥波多潜逃至2022年才被捕。

他躲过了整整36年——直到他的孙辈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上传了家庭聚会视频,警方据此定位将其逮捕,时间是2022年1月17日,地点是三宝颜市(Zamboanga City)。

他被带往达义市(Taguig City)接受初审。

庭上,利奥波多承认了一切。

在审判中,他讲述了一个令人难以直视的成长史:


他说,那天早上,他只是终于受够了。

这是一场爆炸——是积压三十年的愤怒、羞辱与屈辱的总爆发。

法院不评判他是不是“好人”,它只处理两个问题:

第一,他是否杀人?答案是肯定的。
第二,他在案发当时的心理状态是否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减轻情节”?答案是——可以。

根据菲律宾《修订刑法典》第13条第6款,若行为出于激情或心智迷乱,可依法从轻量刑。

最高法院认定,利奥波多在杀父前受到“长期虐待与压抑”,案发时情绪非理性爆发,并非有计划的蓄意谋杀。

最终,法院裁定:


按照菲律宾刑法规定,即便多项无期徒刑并罚,实际服刑年限不超过40年。

利奥波多现年60多岁,他基本就会老死于狱中了。

此外,法院判令利奥波多赔偿两名死者家属各27.5万披索,包括民事、道德与示范性赔偿金。



菲律宾社会对该案反应复杂。

有人说利奥波多该死——他不仅杀父,还杀了嫂子、伤了孩子。

也有人说他该被理解——他是受害者,长期家暴下的幸存者。

更有人说,这是对“情绪犯罪”首次打开心理减刑的大门。

菲律宾最高法院的判决并未为暴力行为开脱,但它向全社会释放出一个信号:

“人,确实会被逼疯;法律必须承认情绪的临界点。”

这起弑父案的最终裁定,在司法史上划出了一条灰色地带的边界线。

理解,不等于原谅;但理解,是人类文明的底色。

三十年前的鲜血,终于被一纸法律裁定盖棺定论。但这背后,是一个失控的家庭系统、一个沉默的社会环境、和一个晚了几十年的司法反应。

利奥波多的命运,可能值得一份判决书。

但这个国家,对家庭暴力的长期漠视——更值得一次全面清算。




欢迎光临 菲华论坛 (https://bbs.phhu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