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华论坛

标题: 在菲律宾生活三个月才明白:为什么当地人收入不高,幸福感却爆棚?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太保    时间: 8 小时前
标题: 在菲律宾生活三个月才明白:为什么当地人收入不高,幸福感却爆棚?


马尼拉的黄昏总是这样. 炙热、嘈杂、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我坐在一家路边小店里. 看着窗外的吉普尼穿梭. 小贩叫卖声. 还有那些脸上挂着笑容的'当地人'.

三个月了.

从北京的'996'到这里的'佛系生活'. 从月入三万的焦虑到月入三千的快乐. 这中间的距离. 不只是地理上的一万公里.

隔壁桌的菲律宾大叔正在和朋友聊天. 声音很大. 笑声很真. 他告诉我他是出租车司机. 一天赚八百比索. 大概一百人民币. 但他请我喝了一瓶可乐. 毫不犹豫.

'Money is not everything.' 他用蹩脚的英语说:'Family is everything.'

我想起北京的同事们. 年薪几十万. 却为了房贷、车贷、孩子的补习费而失眠. 他们说这叫'奋斗'. 这叫'上进'. 这叫'为了更好的生活'.

但什么是更好的生活呢!



菲律宾人把'更好'定义为下午四点就下班. 中国人把'更好'定义为加班到深夜还要'感恩'.

我看见一个小男孩跑过来. 是大叔的儿子. 穿着破旧的T恤. 但眼睛亮得像星星. 大叔摸摸他的头. 给他买了一个冰淇淋. 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就是他们的'富有'.

不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 是午后阳光下的一家团聚. 是没有deadline的悠闲下午. 是不用为了'更好的明天'而牺牲'今天的快乐'.

我忽然想起一个词:'内卷'.

在国内. 我们'内卷'得喘不过气. 比收入、比房子、比孩子的成绩. 仿佛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军备竞赛'.

可是菲律宾人不这样活.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 有吃的就行. 有住的就行. 一家人在一起就行. 钱够用就行. 快乐最重要.

街上开始热闹起来. 小贩推着车. 孩子们在踢球. 年轻人在路边唱歌. 所有人脸上都有一种我在北京很少见到的东西.

'轻松感'.

不是装出来的岁月静好. 而是真正的. 发自内心的放松.

'你们不焦虑吗!' 我问大叔.

他耸耸肩:'为什么要焦虑!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 家人每天都在身边.'

多么'朴素'的智慧.

我们总以为幸福需要很多条件. 需要房子、车子、票子. 需要'成功'、'认可'、'优越感'. 可是谁规定的呢!

谁说月入三千就不能快乐!



谁说没有'事业心'就是'不上进'!

谁说慢节奏的生活就是'浪费生命'!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久. 想起国内朋友圈里的各种'凡尔赛'. 想起那些为了维持'人设'而透支的'都市精英'. 想起我们这些'人生赢家'的'隐性贫困'.

然后想起这里的人们. 坐在门口聊天. 悠然自得地看着夕阳. 眼中有真正的满足.

也许'成功'不是爬得多高.

也许'幸福'不是赚得多少.

也许真正的'财富'就是敢于选择简单而快乐的人生.

三个月的菲律宾生活告诉我:'出路'不在别处. 就在我们敢不敢重新定义'什么是好生活'.

就在我们敢不敢对'标准答案'说一声:'不.'




欢迎光临 菲华论坛 (https://bbs.phhu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