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机票要"三思而後行"
从1909年世界第一家航空公司成立,旅客持有一张机票所受的待遇,已经演化到非人境界,想清楚了再买,买了以後别再後悔,现在是pay now, pay again, no, no, no, only的时代了。
Pay Now.
就是Book and Buy的观念。随订随买,现在不买,明天价钱就不一样。当然也可能买到更便宜的票,但这种机会很罕见。
Pay Again.
罚金的观念。改个订位日期,以往不收费,改再多次也可以。现在改一次,欧籍航空有收到NTD5000,美籍有收到NTD9000(USD300)。
你如果没注意,打电话改个日期,後来又不想改了,又打电话改回原班机,就算两次,可已是NTD18000,到时你想不走算了,免得付这麽多。过了几天还是要走了,再订个位,这时不是附NTD27000,是还要加上没走没取消机位的费用,另补现时汽油涨价与当时买票的差额。现在补的钱可能已是当时一张票的钱了。
航空公司怎麽做一点事要收这麽多钱? 道理是收的不是服务费,是罚金。换句话说,现在机票结构是现货价,不同日期票价就不一样。又是净服务价,一旦事情做完,服务即告终,再要服务请再付钱,所以要pay again.
No. No. No. 连三NO,第一个NO,是NO REFUND也就是机票Non-Refundable
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观念。
航空公司采用不可退票的订价策略已成趋势。商店特卖品常标示不可退换,航空公司不必是特卖品,过年时一张票是平时8-10倍,也不能退。
能退的票,以往是数百元的手续费,现在是数千元的罚金。就是要朝零退票的路走。
一切言明在先,消费者刷卡表示同意所有条款,付款购票当下,不可不慎。
第二个NO,是No waitlist.就是有位子就卖,没位子候补也不要的新观念。
以往可以问旅行社,香港一张票多少钱?东京一张票多少钱?二个数字可放在脑子里好及年做参考,并记住高价的是东京票,因为至少多飞一小时呀。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机票报价要看有没有位子,机票热卖时买晚了,票价就会香港比东京贵。
没候补,对旅行社可减少一些与航空公司交情不够的诟病。因为电脑上就是订不进去,名字打不进去,也没法关说了。
第三个NO是No Baggage allowance,就是不再提供免费托运行李了.也就是使用者付费的观念。
现在很多航空公司,一切归零重头开始。机票卖很便宜,选位要钱,印登机证要钱,优先上飞机要钱,机上喝水要钱,位子上方行李架放行李要钱,欧洲知名LCC的董事长慎重考虑上厕所要收钱。不可思议的英国一个机场旅客在正入口下车要收钱。
这就是附加费ancillary charge的作法,传统观念绝不接受的,因为每项以前可享受的免费服务,现在都付费的话,也就是原票价了。但这作法也真获另一些族群青睐。只要便宜就好。
有没有听过,在2010年的航空器材展已出现马鞍式的座位,旅客以似骑马方式站立搭机,节省机上空间,也帮你节费。如果坐这位置,台北飞高雄只要台币250元,你心动吗? 只要便宜就好。
p.s. 付了NTD250,航空公司还是会想些办法,让你"自愿"付些其他费用的。
欢迎光临 菲华论坛 (https://bbs.phhu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