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满三十岁的人都应该反思

[复制链接]

581

主题

581

帖子

1371

菲华币

菲华精英

Rank: 4

积分
5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9 11:0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0岁之后,人生的压力开始来了,想要买房结婚生子,可是你工资低压力大没得升官前途迷茫老板恶心上班没劲,经常有掀桌子不干了的冲动,但又不知道去哪里更好……

其实你并不孤单。

调查数据显示,95%的劳工都对公司外面的新职位感兴趣,但只有22%的人真正付诸行动;也就是说,差不多八成的人都换工作,但实际上一动不动。

为什么?

因为大部分人缺乏清晰的思考,无法判断一份工作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年轻的时候,高薪名企就是好工作,但随着年龄增长,压力变大,思考问题的维度也必须越来越多才行;有些人喜欢用勤奋掩饰自己的无能为力,沉浸在忙碌却低效的工作节奏里,等到不得不清醒时已经年近40,人生下半,斗志锐减,职业生涯就这么过去了。

所以,你最好早点思考你的职业生涯,才能及时抓住出现的机会,或者在遭遇瓶颈时转向。这里提供几个思考的方向:

#喜不喜欢

喜欢,就是兴趣,就是真正发自内心享受的事情。

很多人会错把欲望当成兴趣,而其中的不同是,欲望一旦被填满就会降低,例如饥饿,例如性爱;而兴趣不是,兴趣是可以不断滋养成长的。欲望是对结果的爱好,而兴趣是对过程的爱好。

兴趣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乐趣──你自己开心就好,不用接受外界评价;第二阶段是职趣,你不仅享受过程,还要能持续获得成果,经得起外界评价,并且足以维持你的生活开销;第三阶段叫志趣──你这辈子都想做这件事,那种内心的动力就像一股龙卷风,带着你的生活扶摇直上(哦,我们都希望它不要掉下来),志趣不仅仅是你的职业,还影响了你交朋友、生活方式、
娱乐方式等等,最终,它会成为你生命的主旋律。

兴趣是你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一定是你最好的老板。你要拥有相应的能力,才可能用兴趣赚到钱;所以,如果你想做的下一份事业还只是乐趣阶段,请务必慎重考虑;但,如果你的下一份事业已经到达职趣阶段,恭喜你,你可以开始转行了。

#擅不擅长

所谓擅长,就是你的各方面能力都足够,其中包含天赋,例如天生好嗓子;或者长期训练出来的能力,专家都是训练有素的狗;或者被动得到的,例如很多有家暴经历的小孩,就特别擅长于察言观色。

记得,你拥有的专业知识,在跨领域转型的时候,通常派不上用场;但有些能力是可以转移的。

#值不值得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所以值不值得这回事儿,其实很看个人想法。两个同样擅长写作的人,一个写新诗,一个写文案;而在现在的台湾,很明显,写文案的通常能比写新诗的赚更多钱。但,这两个方向哪个比较值得,真心见仁见智。

喜不喜欢、擅不擅长、值不值得,这三个要素会形成一个正面循环,越喜欢就会投入越多精力,让你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有机会站到更高的地方,于是就变得越发值得,然后越值得,又进一步让你更喜欢了……

另外,除了上面三个要素,还有两个外在因素。

#趋势

所谓趋势,指的是该职涯的高价值领域缺乏人才,而非当下热不热门。热门的东西千变万化,从O2O到P2P到AI,所有追逐热门行业的人都走不远,在风口上乘风而起的都是离风口最近的那些人,而他们早已做好了大量准备。

判断一件事情是不是你的趋势,最关键的是想清楚自己在这个领域是否是稀缺人才。在高价值领域里找到自己的稀有价值,才有可能乘风而上。

#风险

职业生涯中当然会遇到风险,体能下降、能力下降、职业天花板、行业不景气,甚至突如其来的病毒肆虐……

风险百百种,有些你能考虑到,有些你根本想不到。但无论如何,你都应该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应付随时可能到来的风险。

#结语

有些人运气真的好,出身在无忧无虑的家庭,选择了擅长且有价值的科系,找到了一份优渥的工作;但人生不能一直靠着运气过活。对自己的能力与未来进行分析与汇总,也就是帮你的人生买下了一份无形的保险。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6

菲华币

菲华新兵

Rank: 1

积分
15
沙发
发表于 2022-8-30 16:10:43 | 只看该作者
新加坡必须作好应对逆全球化的准备

    作为第四代领导团队,黄循财先生说未来的路没有现成指南,必须国人一起努力探索。诚然,作为新加坡这么一个城市国家,国际形势的颠覆性变化,使我们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此时际,我们必须要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确保“新加坡前进”。
    过去几十年,新加坡紧紧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然而现在我们却迎来了逆全球化的浪潮。
    我们必须思考,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会走上逆全球化的道路?总的来说,全球化是全球工业农业大生产大流通的一次前无先例的大分工,是一次资本和资源的前所未有的大分配。可以想见,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各个国家在各种利益上的博弈和让渡。理想化的全球化需要建立在相对公平和安全之上。但是就目前的最为典型的美国来看,在全球化的现在,仍然追求绝对的利益和安全,仍然压制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和需求,近两届政府表现的尤甚,明里暗里追求的是“美国优先”,而这与全球化是相悖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不惜以邻为壑,深度涉入了俄乌战争的原因,这也只是其逆全球化的新的一步而已。我们不得不承认,既往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始终没有解决好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比如说政治安全、经济安全。
    我们国家在过去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比较好的处理了国际关系,这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美中关系上,我们始终作为一个重要平衡力量,既体现了我们的价值也保护了我们的利益。
    目前来看,至少在相当一个历史阶段,逆全球化将进一步发展,国家冲突必然会更加激烈。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我们如何应对?
    我们的国家安全问题是应该最先考虑的。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国土面积有限的国家,我们的安全从来不能局限于一地也不能局限于一时。二战的惨痛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将我们的安全纳入到国际安全中,作为国际安全中的重要环节才能真正保证我们的安全。关于这一点,个人认为必须坚持我们的现有的安全战略:构建周边安全环境、协调地缘战略平衡。国家安全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跨度考量的内容,这需要我们有战略定力和眼光,不因一时利益而动摇。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国际交往和合作,尤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东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把东盟的独立性体现出来。
    我们的金融安全也受到了威胁。俄乌战争中美欧将SWIFT清算系统运用到制裁措施之中,对世界经融秩序敲响了警钟。美欧使用这一制裁措施不是第一次,但是运用到俄罗斯这么一个大的经济体确是开了先例,其后果无疑是极为严重的。一个本来应该是世界公共产品的东西却被任意操弄这是一个极大的悲哀。我们不禁要想一想如果有一天这个制裁措施对象变成了中国甚至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该如何面对?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航运业、金融业国家,我们能否承受这种压力?因此,我们的政府应当未雨绸缪,在经济结构上、货币储备上、经融结算上作出相应的调整,防患于未然。
    作为在全球化中相对得益较多的国家,我们必须仍然坚持拥抱全球化,只有全球化我们才能进一步的前进,否则,我们必然被边缘化甚至附庸化。我们的国土、我们的人口、我们的资源、我们的市场绝对不允许我们偏居一隅。当然,在这一点上尤为考验我们的领导团队,需要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气魄,迎合朋友很容易,必要的时候逆一逆“龙鳞”我们能否做到?
    面对历史性巨变,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才能共克时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