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讨论] 菲律宾的中国制造&中国女教师和她的女儿

[复制链接]

156

主题

156

帖子

79

菲华币

菲华卫士

Rank: 2

积分
1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写两个主题,个人感觉深度相关。今天聊的第一个话题是中国制造——在香格里拉二楼的品牌专卖,看到很多中国制造,目光所及之处,全部是中国制造。





还挺骄傲的,我们中国制造真好看啊!价格也不菲。拿起来细细研究,品牌不是中国的。这款紫色的保温杯smiggle,澳大利亚的文具品牌,主要经营文具、书包、配饰,2016年门店扩展到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新西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国可以看到这个品牌。

这个杯子1495比索,人民币192块。这个款式的2998比索,人民币285左右。

看底部,中国制造。下面这款便当盒是美国品牌Yumbox



Yumbox结合传统日本便当隔层以及欧洲的额设计美学,由两位妈妈创立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个品牌获得了“Good Design Award"荣誉,价格1999比索,人民币260左右。

中国东莞制造。斯凯雷普(Skip Hop),2003年由艾伦和迈克尔戴曼特在美国创立的中高档母婴品牌。



这款零食盒子售价在599比索,77块人民币。



保温杯售价在211块左右。



美国品牌,中国制造。


Kuromi 是 Sanrio 旗下的卡通角色品牌——Kuromi(酷洛米)是日本著名公司 Sanrio(三丽鸥)推出的角色之一,与 Hello Kitty、美乐蒂同属一个“宇宙”。首次登场于2005年,设定是美乐蒂的“反差对手”,形象为头戴黑色骷髅兜帽、眼神调皮的小恶魔兔。
中国制造。马克思说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么看来,中国人是劳动了,也赚了制造产业的利润,但是很多品牌明显标注设计来自其他国家。

这一款的设计是迪拜,品牌是美国,制造商是中国。我也不懂经济学,也许有利可赚,我们就不需要计较究竟在哪里设计?
今天聊的第二个话题是:中国女教师和她的女儿我在楼下锻炼,不一会儿,一个妈妈带着她的女儿也来了。听口音是两广的人,但是分辨不太清楚。这个妈妈和女儿产生了争执。女儿5岁左右,要玩健身器材,但是妈妈执意不肯,原因是刚吃完饭,要走上十圈消化一下,才能玩健身器材。妈妈用手搂着女儿的头和脖子,女儿拼命反抗:“我要去玩!要去玩!”妈妈死死不放手:“你刚吃完饭,不能直接去蹦蹦跳跳,要先慢慢走,走完了,再去玩。”我听她说话的口气,觉得她是个老师,老师就是这样,连玩都要规划。我也是老师。我心里替这个孩子着急,因为孩子已经急哭了,但是妈妈按住她,非要让她走圈。那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是不能说话的。孩子好容易走完了三四圈,已经不耐烦了,这个妈妈开始规划下一个项目。“去,去单杠上吊一下!”小姑娘不情不愿,妈妈指示她去单杠,小女孩无奈,去玩了单杠。我就在单杠跟前,我给她让了位置。毕竟是孩子,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小嘴不停喊:“妈妈,看我!”接着,这个妈妈全程指挥孩子跳格子、玩转轮,在整个过程中,不停教育:“你要玩这个,这个对----好,你不要动那个----那个不好,你看妈妈跳,你也跳!”我运动了一个多小时,这个妈妈和孩子说了一个多小时,我离开的时候,她开始捆着孩子走圈。她非要带着孩子走完剩下的七八圈。我想起来原来读过的一篇文章《别人家的紫葡萄》作者说,他看到隔壁院子里的紫葡萄成熟了,一颗一颗往下掉,就像眼泪。但是他没法儿去摘,因为隔壁院子的主人不在家,他不能摘邻居的葡萄。这篇文章我印象很深,今天感触更深——别人家的孩子,如何教育是别人的事情。可是我真的可怜这个小女孩。可能我的孩子也是这样,只是我不自知罢了,中国哲学里总说先反省自己,再去说别人。我想想看,在我孩子童年的时候,我能做到多好呢?我不也是捆绑了很多吗?可是我们的创新思维,究竟在哪里,我们的活力和精气神儿,难道不是遵循人的正常发展?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理念,什么时候才能从捆绑和灌输中解放出来?懂得都懂,懂了又怎样?当创新能力被捆绑被压制,我们永远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