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分享] 生活在菲律宾:如果他说话像正常人,做事像正常人,我就当他是正常人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209

帖子

97

菲华币

菲华特使

Rank: 3Rank: 3

积分
2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说支持环保、支持全球化、支持个人自由的话,做支持环保、支持全球化、支持个人自由的事,为什么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个自私的人?

而一个人说自私的话、做自私的事,反而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英雄?

“听其言,观其行”——这个中国人从小信奉的标准,好像突然就不灵了。

这个问题,在去年我移居菲律宾前,变成了一个更大,也更现实的困惑:我既不知道菲律宾人会如何对待我,更加不知道的是,我该如何对待他们?

带着某种复杂而不安的情绪,我抵达马尼拉。

入境时,工作人员问:“你们是受邀官方访问菲律宾吗?”问这话时,他眼里有光。一种什么光呢?期待的、开放的、自豪的光。仿佛很希望被世界看见,充满朝气。没有我想象中的盘问、敌意、或是刁难,我也不自觉地说了些“好话”。

几乎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像个和大人一起看电视剧的孩子一样,着急地追问着:“这好人坏人啊?”

还是在海关,今年我带着半岁的儿子再次入境。工作人员笑盈盈地逗他玩,奈何孩子困倦至极,哇地一声大哭。那位原本咧嘴大笑的海关立刻变得慌张无措,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竟忍不住安慰起他来。

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个超大的商业综合体,楼与楼中间有公园和咖啡厅,草坪里还有一座教堂。每个角落都有志愿者放置的猫粮和水碗,是为野猫准备的。这里的野猫毛色干净、神态安然。连爱马仕门口都不例外地不时蹲坐一两只。每天傍晚,我可以看到附近下班的人在花坛旁闲坐,一边聊天一边撸猫。这里的日常,似乎与这个世界任何其他地方无异。

刚来时,我请小时工帮忙打扫待入住的房子。她打扫完站在门口,双肩包放一边等我结账。我给完钱,她没走,后来我才知道,她在等我查包。

另一位小时工,信息里问我什么时候来,我说我周日再通知你。我看到她立刻已读,但接着显示“输入中”持续了十分钟,最后她说:“对不起,我周日不能来,我要去教堂。”她应该是以为我让她周日来打扫。但在十分钟的信仰与钱包的拔河中,最后,她选择了上帝。

朋友有位助理,负责扛器材,热带国家的天气可想而知。这位助理每次来工作都带三件衣服,每隔三小时换一件,绝不让朋友闻到汗味。司机也是,工资不高,但上班永远干净整洁。我还挺惊讶的,按照我的理解,人的卫生素质是跟经济基础相关的,但他们好像真的长了某种专为服务而生的体质。

抵菲还不足一周时,有天拿到一件总统府售卖的纪念品夹克,袋子上明晃晃印着四个中国字:精品男装。我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举着那件衣服,问:“他们都不换个包装吗?”真是……毫不避讳。

问总统府官员可以去贫民窟拍照吗,对方说:“那要找个人陪你去,安全一些。”我听人讲起这件事,笑着评价:“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难道不是‘我们没有贫民窟’吗?”

有一天说是法定假日,叫“英雄日”,我追问是为了纪念哪位英雄。得到的回答是:“以前拟定过,后来有人不同意那位是英雄,就算了。现在只说英雄日、放假,但不说纪念哪位英雄。”

就是在这样有时温暖,有时诧异,有时又有点荒诞的的日常中,我逐渐不再想“他们怎么看我”,也不再担心“我该怎么看他们”,更不再急于追问好人还是坏人。

我想美国印第安纳诗人詹姆斯·惠特科姆·莱利说得对:

“当我看到一只鸟,它走路像鸭子、游泳像鸭子、叫声像鸭子,我就称其为鸭子。”

所以,当我看到一个人,如果他说话像正常人、做事像正常人、待我像正常人,那我就当他是正常人。

也许,这是我小小的,在这错乱的时代和不安的异乡中,所谓的“处世之道”吧。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