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可病死,不能饿死
作者:宗记
凡是抗击新冠疫情陷入持久战的国家,大多面临着两难选择:是继续封城救人命,还是解开封锁救经济。在公共卫生水平和经济都比较薄弱的国家,这种选择就变得愈发痛苦,坊间一句黑色玩笑恰恰能反应这种状态:“我们最后不是病死,就是饿死。”
杜特地政府目前就面临这种无奈的选择。虽然还没有那么严重,但也八九不离十。从目前几位官员透露出的风声看,在最坏的情况下,政府的选择可能是“宁可病死,不能饿死”。
不只是菲律宾,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可能也在走这条路。这种残酷的选择背后,到底是怎样的逻辑?
让我们面对这不堪的现实:
首先设想两个极端,一个是防疫完全崩溃,一个是经济完全崩溃。在第一种极端场景下,按照医学专家的说法,一个国家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将染疫,但按照新冠肺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这个国家不会崩溃,只是损失严重。但如果经济完全崩溃,这个国家势必会出现社会动荡,到时候仅存的医疗力量能否发挥作用都是一个问题。
两种情况选哪一种,相信任何一位国家领导人心里都有答案。
这种选择在所有民主国家就更不是难题。如果领导人是民选产生,政客就必须首先考虑选票。防疫失败可以找无数理由搪塞,甚至把卫生部门官员扔出来作替罪羊。但经济一旦崩盘,那就干脆不用选了,拱手交权吧。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菲大(UP)专家呼吁政府将大岷区封城一个月,但总统府不太愿意考虑的原因。在公共卫生和经济之间,政府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
就总统府的表态看,他们是把抗疫的主要希望寄托在疫苗上。
好消息是,俄罗斯已经宣布疫苗研制成功(实际上尚未完成临床试验)并同意供应给菲律宾,中国的疫苗研制也胜利在望。相信绝大多数华人华侨对中国未来疫苗的安全性不会有任何怀疑;至于俄罗斯疫苗,希望它的副作用不太大。
美国疫苗也快研制成功了,但优先供应菲律宾……大家想想特朗普的表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