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分享] 菲律宾偷电帮:我凭实力偷电,为什么还要交电费?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164

帖子

77

菲华币

菲华卫士

Rank: 2

积分
1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晚上11点,宿务北边一个贫民区的巷子里,一辆旧皮卡悄悄驶了进来。

车斗里躺着几捆黑色电线,一把钳子,一个电钩,还有一个蒙着灰的旧电表。

三个人跳下车,其中一人走到街边一户人家门前,那户人家门口种着棵椰子树。他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个黑胖的中年男人,两人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算是确认了身份。

三人开始卸货。

不到十五分钟,他们已经爬上电杆,把电线“啪”地一挂,再在地上接好一个小配电箱,缠紧、盖上。

最后,一个人低头,把那只破旧电表旁的开关“啪”地一拨——

那户人家的灯,瞬间亮了。

这,就是“钩电帮”的日常操作。

他们“不抢、不偷、不吼”只干一件事:

让你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用上不属于你的电。

当然,前提是:你每个月得交300披索的“服务费”。

他们不是今晚第一单,也不会是最后一单。

当然,也不是没人来管。

电局来过,警察也来过。拍照、剪线、贴封条,连电杆都画了红圈。

可两周后,电又亮了。

偷电帮只是绕了个线,从后墙里穿出一根,再接到屋后那颗树上。封装更隐蔽了,还贴了个写着Meralco Maintenance(马尼拉电力维修中)的纸牌,仿得八九不离十。

当然,改电表啥的也包括在业务里。(我就有认识的朋友,曾神神秘秘问我,是否想改一下电表,一次性收费几千披索,以后电费相当于白送。)

偷电帮不是发明电的人,而是电力的搬运工,火种盗取者。这些家伙,无一不是三级电工的水平,毕竟,他们都是经历生死考验过来的。

所谓,左零右火,雷公助我。

一把钳子一卷胶布,就能完成底层对资本的突袭。

不过,电费贵,是真的。

2025年,菲律宾的平均电价仍居东南亚之首,达 ₱13.25/kWh,比印尼贵三倍,比越南贵两倍。对一个月收入不到一万披索的家庭来说,这不是电费,这是勒索。

于是,北从吕宋岛,南至棉兰佬,偷电成了不少人的“默认选项”。

你可以叫它盗电。

他们叫上帝的恩赐。



但不是每次都那么顺利。

2024年10月,宿务Mandue区的Kabarao街,一场由钩电短路引发的大火烧毁了九户房屋,两人重伤。

谁拉的线?没人知道。

那晚,钩电帮跑得比消防车还快。

尽管如此,第二个月,在达沃郊区,又有一辆皮卡出现了...

政府不是不知道。

就在几天前,2025年7月12日,马尼拉电力公司(Meralco)与菲律宾国家警察(PNP)联合举办了一系列专题讲座,试图加强对窃电行为的打击力。

这次行动由电力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法律顾问威廉·S·帕明图安(William S. Pamintuan)主导,目的是提升警员们对电力分布系统的技术与法律理解。

工程师为警察讲解了各种电表的原理和类型;

律师则深入分析了菲律宾的《反窃电法》(RA 7832),试图让警方更准确识别“偷电装置”,更有效起诉“偷电者”。

电力公司说,每年因偷电和系统损失要“吞”掉数十亿披索,但这笔坑最后,都算在老实交钱的你我头上。

更真实的数据是:Meralco每年因“非技术性损失”要核销约18亿披索。

换句话说,他们偷的是电,但买单的却是你我——他们钩电,我们买单。”



不过,再多讲座,也挡不住那辆皮卡。

电力公司培训讲的是“如何识别电表跳线”;

偷电帮教的是“怎么让电表不转,却灯一直亮”。

你说他们是盗贼,但住在黑暗里的那户人家,会告诉你:

他们不是来偷电的,是来把灯点亮的。

而灯亮了之后,该抓谁?

你抓一个,第二天,又会有人来接下一根线。

因为这不是犯罪链,这是生存链。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