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讨论] 万缕幽魂聚义山——拜谒马尼拉华侨义山|陈畋地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151

帖子

87

菲华币

菲华卫士

Rank: 2

积分
1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早在2007年清明节前夕,在吴君驾车引领下,我拜谒了位于马尼拉东北隅的华侨义山。时为午后三时,热带酷热的阳光无忌无遮地炙烤著我。华侨义山成排成列的佳城水泥屋子,阳光直射到外牆粘贴的釉面砖上,反射著光亮,熠熠灼目。

      此后,我多次来到华侨义山,每次踵临斯域,总有一股肃穆、敬畏和宁静之气在心中盘踞。

      华侨义山,这方菲华亡灵的安息之地,是马尼拉的“城中城”,这裡有纵横交叉、四通八达的平坦水泥路,有格局井然、各具特色的大街小巷。粗看路牌,有崇福路、尊亲路、林旺路、谦善路、林合路等等,据说多数是为纪念护侨、抗日有功的驻菲使节以及福泽乡亲的侨领而命名的,令后人肃然起敬。被路网分隔成条条块块的建筑群,如方格网状,规划有序,整齐端庄,蔚为大观。鳞次栉比的水泥房子,严格说是冥屋,是华人入土异国的安息茔塚。这些墓屋,或新或旧,或单层,或二层三层,新的显得富丽醒目,旧的斑驳生苔,年代久远,已有百多年。

      义山者,海外华人墓地也。它占地20多公顷,绕行一周约3300多米,共建有五座中国式的牌坊门,上写“华侨义山“四个繁体字。这是清朝年间旅菲侨领陈谦善先生为了让漂泊异国他邦的乡亲宗室,身后免得沦为“孤魂野鬼“而倡议筹建的。它是中华民族海外游子孤魂聚族而葬之陵园,它发端于仁人义士济急扶弱、恤贫慰亡的悲悯情怀。先贤践行儒家仁义思想、揭橥自助助人之大义,慷慨解囊,购置山地,供族人永息孤魂、安抚先人、凭弔先辈。也许是坟场,世人总有些忌惮,故历经西班牙的兵燹统治、花旗佬的巧取豪夺、日寇铁蹄的蹂躏和独立战争的枪炮洗礼,华侨义山居然如鲁殿灵光,度尽烽火劫波,未被夷为平地,巍然独存。后人接过义旗,陆续筹募款项,渐次扩大拓展,规模可观,但在战乱中乏人看管,被人蚕食侵佔,有所缩小。遂成今日“市中之市”。它蔚为马尼拉奇特一景,是名闻天下的游览胜地,连那些足迹遍及全球的“徐霞客”们都啧啧讚歎:这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亡魂“天国”, 是海外华人历史之一大文物景观,堪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华侨义山,是亡人的安息地,是解决早期华人“死无葬身之地”被逼无奈之举,更是仁义之大纛,是济世拯急、守望相助的历史丰碑,是占菲律宾一亿多总人口1.5%的华人先民重本睦族、敦亲念祖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凝聚,是华人家道日殷、财富日赡的象徵。

      据说,每年的11月1日是AllSaints’Day,英汉词典注明是:“万圣节”,当地华人华侨称为“亡人节”。 顾名思义,是亡人的日子,准确讲是悼念亡人的节日。这一天,是一年之中菲人、华裔固定的雷打不动的彙聚、集合的日子。每年到了11月1日,旅菲华人几乎全部汇合涌入华侨义山:祭扫、瞻仰、缅怀,给后人讲讲先人往事,搜索杳渺的音容笑貌,启动血脉基因和记忆之河,让家风传承下去。

      多少先民,凌万顷之茫然,踏海历险,南下吕宋,筚路蓝缕,糊口图存。为了活命,为了安全,为了发展,为了互助,聚族而居,亲邻相抚相助。死后,聚族而葬,共居一域。生死相依,团结不渝。这份盟约,历百年而不懈不弛不易。

             (二)

       回想 2015年,是菲律宾和中国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菲华各社团举行了许多纪念性活动。人们忘不了华侨义山裡,葬有被日寇杀害的中国驻菲领事馆总领事杨光泩,领事莫介恩、朱少屏,主事卢秉枢、萧东明,随习领事姚竹寿,甲种学习员王恭炜,共八位烈士,忘不了中国华侨抗日烈士纪念碑。这一高耸的纪念碑,于2007年落成开馆。中国驻菲大使馆和许多华人社团纷纷前来献花祭奠。这是中国华人热血青年与菲律宾人民为保卫家园携手并肩、挺身向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血肉圣堂。他们出没刀山火海,终而献身于这片热土,以自己的勇毅精神和青春年华,献给了富饶可爱的吕宋。

      “儒佛精髓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当年一代代接踵南行的华人先民,虽多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苦农民,但儒家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佛家所谓自立立人的菩萨之道(印度梵文音译为“菩提萨埵”,意为觉悟有情)和慈善利人的悲悯情怀,还有家喻户晓、人人津津乐道的《水浒传》中所渲染宣示的义,浸淫多时,在民间濡染氤氲,启发诱导著人们的言行。人们托足重洋远阻的他乡,仍不忘仗义行仁。只不过,独木难支,个人总是卑弱的,是难以抗御各种不测灾患、异族欺凌和人生无常的,故只有抱成团,团体力量大,相濡以沫,相尚以义,相亲以缘(血缘、乡缘、族缘、学缘、商缘),相继延揽诞生:宗亲会、同乡会、校友会和商会。彼此相壮以会,守望相助,共御风雨。相同的族群,对于殡葬,郑重其事,慰死安生,寄託哀思,凝聚人心。墓塚攒集,死后相依,后昆凭弔,缅怀先人,感念族谊,共砺公益。

      我朝圣来了,脚步放轻,怕我这个不速之客,惊扰这长长短短安眠于斯的万千灵魂。悄悄的走,静静的看。耳在听,心在听。每座墓屋,都标明姓名、籍贯、昭穆,以示不忘自己的来历和所本。如颍川衍派——陈,西河衍派——林,陇西衍派——李,济阳衍派——蔡,太原堂——王,延陵堂——吴,临濮堂——施,六桂堂——洪(翁、龚、汪、江、方),锦绣堂——庄,南阳堂——白、许、叶,紫云衍派——黄,乐安衍派——孙,汾阳衍派——郭……

      晋江,屡屡现于墓碑,菲律宾的华人华侨80%来自晋江,其次是南安、惠安。都是泉州温陵古郡的先民。今兮何兮?我这个泉州同乡晚辈,冒昧造访,愿与前后左右的父老前辈灵魂进行精神的沟通。我的一腔情愫不知能否穿越幽冥阈限,让地下万缕英灵感应晚辈的诚敬。

       这一座座各自独立的钢筋水泥冥屋,与白云相守,与风雨相约,与天地共老,默默地踞于一方。每一座墓里,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生命中那些悲欢忧怒离合、辛酸痛苦纠结,那些长跑长累长闷长歎、长年煎熬彻夜痛哭,都已封存于地下,无人可以叩问彼端,只能永远杳然寂然。在那风晨雨夕、星月圆亏,伴著海风、鸟鸣、花香、纸烛香火,是否以另类方式诉说你们的心曲。所谓一样生,百样死。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无以複制的孤本善本。人生是个无法重複的单程旅行,结局有千万种,虽终将归于一抔黄土或一堆土馒头,但其间经过了怎样的艰苦卓绝的奔波奋斗,如何南来、如何飘泊、如何胼手胝足,有著怎样的屈辱、怎样的折磨,怎样情感的煎熬,怎样的梦想,收穫勤劳的满足,横遭怎样的变故,如何颠蹶后重振河山,再展鸿志。“迢递南洋路,羁危万里身。”(南洋路途迢迢,万里羁旅我一身,危苦有谁知省)因人而殊,万人万样,版本、故事各异。



              (三)

       先辈的万千幽魂啊!在天国裡,又历经数百年汰洗,再也没有尊卑之分了吧?不管是黎民百姓、富商大贾,还是仁人志士,都一律认同于华人族群这一“公分母”了吧?你们既紧相为邻,在地下是否频繁走动,串门叙旧,共度永年。百年沧桑,兴衰起伏。你们默默地见证著菲国的历史嬗变和各自家族的升沉变迁。不管如何,子裔后辈出于孝悌仁义思想的延伸,都厚葬了各自的先人,追荐功果、祈祷列祖列宗早升天界、跻身仙班。这种良好愿望和至诚善心,是否能天人感应而得以实现?我不知道,幽明两隔,也无从知道。“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我宁愿相信有隔代通感之说。我深知,此地安眠的泉州先贤大多是赤脚赤膊的劳苦大众,靠著双手双肩和脚板,一生奔波忙碌。生于唐山,殁于南洋。羁旅四季皆夏的菲国,只为谋生,只好弃而他投。恕我冒昧地表示一种关切的问询:你们在别一世界,过得好吗?

       世界各民族,惟有华人华侨离乡不忘祖、永萦木本水源之念。其巍巍侨心、赫赫事功,义薄云天,情贯日月,堪与日月同辉。我“仰首欲攀低首拜”,谨此献上一瓣心香。

                  (四)

        在华侨义山的边缘一隅,有分隔成上下四排的婴孩塚,丛脞连片,密密麻麻,如硕大的蜂巢,有规则排列著一个个小方型洞口,幽幽的,触目惊心,令我恻然哀伤,一阵颤慄,悲从中来。凑前细瞧,看照片和所标示的生卒年月,稚气满脸,乳臭未乾,有的降世仅数个月,有的仅数岁、十多岁,即夭折,幼嫩的生命遽尔弃父母而去,留给父母无尽的悲痛和思忆。

      这数千窟洞穴,埋葬著多少早殇的幼弱生命,夺去了父母亲人多少爱?牵涉到多少家庭的椎心巨恸?这支如流星般亟亟奔入地下的童子军,如昙花一现,带给万千父母家庭的欢乐、希冀是那麽短暂、匆促。他们为何早夭?是物质贫窭、医疗简陋,还是父母造孽祸延子孙(如粗心疏忽、为恶树敌),抑或命大难养命定如此?

       大约是1971年八、九月间,我最小的胞弟陈添浒才一周岁多,笑声如铜铃清脆悦耳,不料白天发高烧,到半夜愈甚,山区荒僻,要送往公社医院,前有河流阻隔(尚未架起津梁),又适逢豪雨暴涨,等叫来艄公,冒险抢渡,终而延误医治,夭折于半路。那时父、母亲哭天抢地痛不欲生的悲恸状,犹在眼前。可怜天下父母心,子女为父母精血骨肉所化,早夭带给父母的悲痛是终生的,是刻骨铭心的。故遥想立足安身于菲岛的华人先辈,痛失幼孩的悲痛情状与久久难以弥複的伤口,是相似的。既缘定于父子母女关系,虽只有半世缘,却太过于迅忽,如“快闪记忆体”一般昙花一现,而不能赓续陪伴父母以老以终。

      在集中成片的成人墓屋中,特辟有婴孩塚,皇皇大观,这在世界墓群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在菲华先辈的心目中,天使般的儿女,降临寒室,哪怕缘始缘灭,来去匆匆,终是缘分一场,还是好好珍惜。惜缘,惜情,怜儿,舐犊,爱幼,就是自珍自重。

      从成人墓,到婴孩塚,我看到了爱心,看到了对生命的重视和敬仰,也看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华侨义山,我面对你,虽时空异位,又无法穿越,但内心震撼,低徊沉思。

       古人云:“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古哲又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生命迅忽,如白驹过隙,“昨日今我一瞬间”,死生谁料?

       华侨义山,先贤践“义”之丰碑。卑微如我,笃信物质守恒定律,灵魂不灭。愿永息于斯的万千老少英魂,如朗日明月,护佑这方土地众生,平安顺遂。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