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分享] 马尼拉跟北京哪里不同?不得不说,首都与首都之间还是有肉眼可见的差别的

[复制链接]

186

主题

186

帖子

103

菲华币

菲华卫士

Rank: 2

积分
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中国首都北京来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不得不说,首都与首都之间还是有肉眼可见的差别的。

1、城市面貌:北京作为中国一线城市,城市整洁干净,过久的外立面都有装修粉刷,既保持着一份历史感,又显得艺术味十足。整体面貌都比较中式且合宜。而马尼拉大致是有区分的。BGC是最新的核心。街区精美怡人,有发达国家的风范。而偏远一些的街区,却旧作到无法理解。主要是新旧建筑混杂交错,没有区域过度。明明这边是麦当劳的整洁清新,旁边却挨着油布淤泥的门脸。这种情况还不是个例。应了那句感觉: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傻傻分不清。





2、消费习惯:北京早已经脱离了现金付款,到处都是扫码。这边很多地方仍然是现金付款,一部分扫码用Gcash,一部分能接受支付宝(Alipay)。开始不习惯钱币,因为根本分不清,特别是硬币。但需要适应这种消费方式。

来了:马尼拉怎么消费?

3、文化生活:北京的生活节奏是非常快的!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工作状态”,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在“状态”。执行一件事,滤清来龙去脉,想尽各种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它!但在马尼拉,对不起,不要着急,我们下班啦/放假啦/感冒啦/过生日啦……各种可能都会延误你的“飞速度”。所以我们都说笑,马尼拉叫:“菲速度”。甚至有些延误的原因很奇怪,国人开始是无论如何不能以这种理由耽搁效率的。但在这里,入乡随俗,我们要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4、饮食习惯:北京的生活,早中晚三餐足够。早餐路上解决,午餐吃饱,晚餐随意。真正的大餐,应该有一些“要事”吧!不然就是情侣或年轻人的娱乐。马尼拉的餐,首先是五顿。除了早中晚,早中和中晚之间还有一个recess,也叫snack时间。这还不算有些人吃夜宵。也就是说,这边平均2~3小时就可以进食一次。刚来这边,真的是:吃!不!下!不得不说,胃容量确实不一样,这边体重问题也很凸现。餐多且高糖高油少蔬菜。炸鸡和烤鸡是真的好吃,无论是街边还是品牌,都是滋味十足。这边没吃到过羊肉串,烤串只有猪肉串,倒也很香,只是多些甜。所以本地食物,大多数是偏甜,和国人的咸香是有差异的。





5、人文关怀:也许因为北京快节奏,大家的关系其实很淡泊,不是不注重感情,而是没那么多时间矫情于感情问题。有事办事,没事就是最好的消息。如果有人突然和你关系很近,可能还会考虑是不是有什么目的??来到马尼拉,我看到了更多的笑脸、尊重和友善。没有任何目的和理由,每个人都不吝啬于见面的微笑,友善的微鞠躬,还有热情而无私的帮助!有可能他在赶时间,但遇到需要的帮忙,仍然会驻足提供帮助。所以,人间忙碌算不得什么,更重要的是利于他人。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6、交通工具:我们在北京是自驾车,平时上下班也会地铁公交,主要看堵车状况。我以为北京堵车已经很难以接受了。直到来到了马尼拉。不得不说,这边道路并非东南西北,曲折迂回是常态。可能你去的路5公里,回来的路会变成7公里,时间还会因堵车状况而参差不齐。所以去某个地方,交通工具很重要。这边地铁没有北京发达,有限的线路和车站,出了地铁,公交车站也没有北京那么多。



他们这边有两种北京没有的:吉普尼和摩托车。最开始的时候,吉普尼的尾气声吓得我以为来了拖拉机,而且里面的人也几乎没有报站,线路起终不清晰,我是完全不敢坐这种“三无”车辆的。但后来跟着老华人和本地人坐过几次,发现这种交通工具确实很方便,招手即停,随时下车,很像北京“远古”的小巴车。另一种是摩托车。我第一次见到摩托车就对自己说:这种危险的交通我肯定不会坐。结果没过两个月就啪啪打脸了!摩托车最大的优势:不堵车/便宜/直达目的地。后来屡试不爽。



打车和滴滴平行功能的是:grab。所以,打车除了价格高一些,便利程度是在线的。还有一种是三轮车,跟前些年国内街区里的三轮车功能差不多,价格便宜,只是不能进入高速或大路。



三轮车总之,差异是肯定有的。毕竟国家文化不同,经济环境不同。来到这边,求同存异、理解适应吧!相信生活总会在适合自己的节奏里,变得越来越像样!

今日放假第一天,假期愉快哈!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