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菲律宾打手枪!打手枪也就这样,以后得玩步枪!
刚来菲律宾那会儿,我看到保安肩上挎着霰弹枪,腰上插着左轮手枪的时候,特别好奇,毕竟在国内,可从没见过真家伙。等店里结束营业的时候,我就从保安那拿来瞧瞧。.38口径的子弹不知道盘了多少年,早褪成了暗黄色。左轮手枪的子弹夹都生锈了,转起来都不利索,枪身犹如废铁。为了防止走火,保安早把撞针拆下来了,呃..霰弹枪子弹上部包着红色塑料,底座都泛黑泛绿了。霰弹枪枪身发黄,都是划痕,护木犹如烧火的柴,枪托上歪歪斜斜贴着黑色胶带。说实话,有点失望。不过,保安每天早上都会用WD-40细心擦拭,擦得锃亮。他说,没问题的,可以正常射击。啊呸,可别。
第一次听到枪声,是在出租屋里。有天下午,我突然听见不远处传来几声类似鞭炮爆炸的声音,然后是人群的惊呼。我一下子明白了,那是枪声。我第二天回家的时候,看见附近有条街,边上立着一个小小的木质十字架。往后几年,我也曾在不同地方,听过几次枪声,或因仇杀,或因口角。那时就记住了:出门在外要装孙子,做人得低调。好在,倒是没听说过什么无差别袭击事件。
我来菲律宾10几年了,打过3次手枪。2次户外,1次室内。
好几年前了,去外岛办事,最后一天吃完午餐后,就没事了,坐等开船。
我闲着无聊刷脸书,偶然刷到一个枪的视频。
对哦,都还没打过手枪。
谷歌地图一查,这地儿还真有靶场(Shooting Range),开车半小时路程而已。
去,必须去。
从大路开进土路不久,就是靶场了,外墙上挂着一个破旧的步枪招牌。
我们到的时候,外面停了好几辆皮卡,刚一下车,就听到好几阵密集的枪声。
在大门口要出示证件并登记,完事保安给开铁闸门。
我们走进去,中间是夯实的黄土路,两侧射击场不时传来射击声。我亲眼看见一个纹身大汉,提着个巨大的手提箱,从里面端出一把步枪,那巨大的枪响,那后坐力,所有人为之侧目。
现场和下图差不多。
我和朋友都没枪,得租。
这靶场只有两款手枪,都是.45口径。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特地去查了资料,可能是RIA 1911手枪,这枪在菲律宾手枪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工作人员提来一个黑盒子,里面装着把黑色手枪,一看也是有些年头了。
租枪费应该是2000多披索,子弹一颗10多披索,我们要了50颗。
交完钱,工作人员就带着我们去到旁边的空地上,10多米开外立着一个半人高的木框,框上糊着白纸。
工作人员是个20多岁的小伙,他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怎样使用枪支,装弹,大概流程是:
弹出弹匣后,装子弹,这一步要稍微用点力,而且要小心,不然手指会受伤,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然后把弹匣装回去,上膛。
两只手伸直,右手握住握把,食指握在扳机外头,只有要射击了,才能把手指放进扳机。左手也握住握把,左手食指伸直,和枪管齐平,眼睛对准准星,然后,扣动扳机。
小伙一直强调最重要的一点是:任何时候,绝对不能枪口对人。
我戴上耳罩,握住枪的时候,第一感觉是,有点沉,也有点紧张。
我眯着眼睛看向准星,可手不由自主地在晃动。
接着,我跟随指令,扣动扳机,鞭炮声响,有点后坐力。
扳机意外很轻,稍微一点点力气就能扳动,我很快就打完了9发子弹。
枪口向下,弹出弹匣后,再次扣动扳机,确保安全。
做完这一切,满头满背都是汗。
等到朋友开枪的时候,我被枪响给吓一跳。
在没有耳罩的时候,枪声简直就像是在你耳边放二踢脚,特别大声。
炙热的金色弹壳随着枪响,向四处弹出,在阳光下一闪而过,远处子弹击穿白纸打进黄土里,震起几缕黄烟。
朋友脸上满是汗水,嘴角却满是笑意。他强调道,必须给他拍几张帅照。
不过,我俩没多久就没兴趣了。
一是天气实在太热,
二是枪老卡壳,得手动捅一下。
我唯一一次室内打手枪,是在马尼拉的BGC。
当时也是去办点事情,在BGC吃完午餐后,逛街不想逛,咖啡喝不下,不如打手枪。
地图一搜,附近二楼就有一家靶场。
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这老板实力好硬。
上到二楼,推开一扇玻璃门,坐着几个工作人员。如果他们没穿制服的话,说是黑帮都有人信。
前台小伙热情地招呼我坐下,然后递上菜单。
里头是各种打枪项目,咱也看不懂,就胡乱翻看了一下,选了个最便宜的4000多披的套餐。
付完钱后,等了一小会儿,小伙提着个小黑箱,示意我跟他走。
走过一条10多米的通道,推开一扇门。
除了灯光和空调是白的,墙上地上都贴满黑色消音棉,连桌子也是黑色的。
后面是空调,桌子上方是凤幕机,不远处是靶子。
虽然咱不懂枪,但我估计,那枪肯定比我在户外打的要高级。
手枪的做工,手感都明显更好。
靶子有电子可乐罐头,也有靶纸,还有丧尸,有点意思。
由于风幕机在,吹散了硝烟,屋子里只有一点点火药味。
几十发子弹打完后,脸上都是汗。
走出房间,一个工作人员正坐在过道旁的椅子上,腰上插着枪。
..........
我推开店门,心想,打手枪也就这样,以后得玩步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