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又来,菲律宾猪肉又涨价了!整个菲律宾的猪, 又出事了
猪肉又涨价了。
你不是走错市场了,也不是摊贩宰你贵了。
是整个菲律宾的猪, 又出事了。
这次,不是供应链卡了, 不是运输费涨了, 不是商人趁节日乱加价。
是,非洲猪瘟, 又来了。
2025年第一季度, 中部北萨马(Northern Samar)的猪圈倒了一大片, 100多头猪说没就没。
农民哭着上了新闻,政府却连检验结果都还没出来, 先贴上了一个标签:疑似非洲猪瘟(ASF)。
说是疑似, 但市场已经实锤了: 猪肉,从420披索,一路飙到480披索。
你以为只有马尼拉这样? NO, 宿务、达沃、八打雁…… 全线告急。
一个月前还能买到380披索一公斤的猪腿肉, 现在连肥瘦参半的五花肉都要400+。
别说普通家庭,连街头的烧烤摊都在考虑: 是涨价,还是涨价?
那咱得问了, 非洲猪瘟为什么在菲律宾反复发作?
我们得从头说起。
2019年,菲律宾第一次确诊非洲猪瘟, 导致菲律宾超过470万头猪死亡或被扑杀,占全国猪只总数的约36%,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超过12亿美元。
那时候大家以为, 这瘟疫,来得快,去得也快。
结果呢?
5年过去了, 450多个市镇轮流中招, 一个病毒,打乱了整个畜牧产业。
政府封路、销毁、补贴、进口, 什么都干了, 但疫情总能从一个小镇的后院, 慢慢传到全国。
你说猪瘟有多猛? 它不传人, 但能让人吃不起猪肉。
它不咬人, 但能让无数养猪户一夜破产。
咱先说说养猪成本: 饲料价格这几年也在涨,玉米、豆粕都靠进口, 全球市场一涨,菲律宾养猪成本就压不下去。
再来是屠宰场和物流: ASF爆发地区,很多屠宰点直接关, 剩下的要跑更远、冷链更贵, 运输费直接推高了终端价格。
然后是进口肉的问题: 政府说,为了补供应缺口,要增加进口, 但实际情况是: 进口肉走私多、质控差、价格乱。
你敢吃250披索1公斤的冷冻进口五花肉吗?
它可能在海上漂了半年,在冷冻库冰了2年, 然后运到你家附近的超市。
这就是市场的现实。
农业部推出了所谓的全民猪肉计划(Pork for All), 在一些公有市场投放便宜猪肉。
听起来好, 但问题是量太少。
你如果不是早上7点排队, 基本上只能看到空冰柜。
还有人建议设定建议零售价, 猪肩、猪腿 ₱350, 猪腹肉 ₱380。
听上去合理吧? 但问题是: 你设价,市场不一定理你。
因为商贩也不傻, 他们进货价就是₱370了, 你让人家卖₱350? 那不是让人家亏着做慈善?
菲律宾不是没专家, 也不是没钱买疫苗, 是系统烂、协调慢、执法软。
有人爆料: 部分地方政府收到猪瘟疫苗后, 居然被转手卖给私人养殖场, 国家养殖计划成了某些人的发财工具。
还有基层兽医, 看见发热猪不敢上报,怕被灭栏, 干脆“装没看见”。
你说,这种情况下, 非洲猪瘟不复发才怪了。
菲律宾全国有超过170万头猪,其中将近70%来自小规模后院养殖(backyard farm),多集中在吕宋岛中部与南部。
这种结构,看上去灵活,但防疫能力极差。
没有统一监管、没有标准操作程序,一旦病毒传入,控制起来就像捉水里的烟。
而大规模商业化养殖场虽然数量少、产量高、规范强,但一旦出现疫情,损失就是整个岛的水平。
更棘手的是:因为怕亏本,很多小农在疫情中选择偷偷卖猪,表面是抢救,实则是病毒散播器。
买的人明知价格这么便宜,肯定有问题,但,贪便宜。
再加上冷链基础设施落后,疫苗储存不当,技术支持不到位,菲律宾养猪业这几年都在原地打转。
2024年政府曾提出一个猪肉复兴路线图,目标是到2028年恢复非洲猪瘟前90%的猪肉产量,但执行进度一言难尽。
亚洲猪肉价格比一比,菲律宾算高吗?
咱们来看看2025年4月,亚洲其他国家的猪肉零售价格对比:
菲律宾:₱380至₱480/公斤(约合6.70至8.50美元)
越南:₫93,000至₫100,000/公斤(约合3.80至4.08美元)
泰国:฿133.94/公斤(约合3.70美元)
马来西亚:RM26/公斤(约合5.50美元)
印尼:IDR 56,665至IDR 89,045/公斤(约合3.40至5.34美元)
也就是说,菲律宾猪肉不仅不便宜,还是区域里偏贵的那一档。
你在泰国吃一斤猪肉,大概等于菲律宾人买半斤。
你在越南吃红烧肉,菲律宾人得咬牙切半块。
而且最关键的是——菲律宾价格不仅高,还波动大。
这周 ₱380,下周 ₱450,又一周₱480.....
一个基本民生产品,天天像股市一样涨跌,谁敢安心过日子?
买不起猪肉的是谁? 工薪阶层、小贩、早餐摊、家庭主妇。
而赚到钱的,是谁?
进口商、囤货商、少数拥有疫病信息的人。
猪死了,肉贵了, 每天吃得更少了。
以前一桌菜有红有绿, 现在只能靠酱油来补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