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愿与杜特尔特和解:敌人很多,不需要再多了
“我已经有很多敌人了,不需要再多了。”
这是小马科斯在“BBM Podcast”中说出的原话。播客时间不长,约莫半小时,一切看起来都温和从容。但这场访谈,却是一次深度政治信号释放的开始。
博客发布于2025年5月19日,这段小马与主播安东尼·塔贝尔纳(Anthony Taberna)的对谈,比起总统新闻发布会,更像是一场个人公关重整。
就在一周前,中期选举结果揭晓,小马力挺的参议员名单,仅成功送入6人,占比不到一半。而副总统莎拉正面临参议院弹劾审判,其父亲、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则已被捕。
执政联盟内部撕裂,早已众人皆知。
这场播客中最受关注的言论,是小马公开表示愿意与杜特尔特和解:我不想找麻烦,我希望能和所有人都相处得来。”
听上去是柔性领袖的常规修辞,但放在当前局势中,这句话更像是一种防御姿态。
在过去2年中,小马与杜特尔特家族的矛盾已逐步浮上台面。莎拉未如预期接任教育部长一职,却调动机密基金引发争议。
老杜公开批评小马政权软弱、脱离现实。
更不用提老杜被小马送去海牙的事了。
而此次弹劾案,虽以“滥用机密资金”与“威胁国家元首生命安全”为由提起,但众所皆知,幕后推动的力量并非中立。投票支持弹劾的215名众议员中,大多来自小马核心联盟。
换言之,此时的“愿意和解”,并不是真正的重归于好,而是一种姿态切换——从主动清场到战略后撤。
2025年中期选举,是小马政权第一次面对全国性民意检验。结果不尽理想。提名的12位参议员,仅6人上榜,其中包括图尔福(Erwin Tulfo)、皮娅·卡耶塔诺(Pia Cayetano)与卡米尔·维拉(Camille Villar)等政治世家的熟面孔。
更为微妙的是,卡米尔·维拉虽列入小马阵营,却同时获得莎拉·杜特尔特的公开背书,最终成功当选。对小马而言,这不仅是候选人脚踩两条船,更暴露了其联盟内部支持系统的脆弱。
败选之后,执政团队重新检讨战术,小马在播客中坦承,我们太专注于长期计划,忽视了人民每天面对的痛点。
无论是米价、交通、治安,还是公务效率,他都一一回应。但在信息密度背后,真正未说出口的,是对政治叙事主导权的焦虑失守。
选民并未买单他的改革节奏感,而回头追随了更熟悉的“铁腕叙事”。
莎拉称参议院即将进行的弹劾审判将是一场血战。
对此,前司法部长雷拉·德利马(Leila de Lima)与法律学者谢尔·迪奥克诺(Chel Diokno)均反驳称:这不是战争,是一个文明的宪政程序。
但真正的问题是,这场程序背后,藏着多少实质性的政治清算。
莎拉正面临滥用机密预算、威胁总统生命等多项指控;老杜则因前任期间的强硬反毒政策与人权争议,仍被国际法院持续调查。
小马在播客中轻描淡写地说,我已经不干涉弹劾案,因为它已经进入参议院。
这是一次典型的制度性切割,也是小马擅长的策略语言:不拒绝、不背书、不承担。
播客中,主持人问小马:你希望人民尊敬你,还是害怕你?
他沉吟后答:我希望被尊敬,但也许害怕更有用。
这句半玩笑、半认真之语,正道出当前局势的结构性悖论。
马科斯政府一方面想维持温和改革形象,打软治理牌;
另一方面,在政治操作上却不得不施以“硬清算”手段。软硬并行,造成信号混乱,也反噬自身联盟。
归根究底,小马不是不想和解,而是不再需要全面和解。政局已进入“有限合作、结构竞争”的新阶段。
小马不是主动求和,而是在一次选举失败后,被迫选择转向。他清楚,自己要的不是新朋友,而是新平衡。
这也正是菲律宾政治的常态:不是清算与宽恕的对立,而是联盟构成的持续试错。
在这个过程中,谁能掌握节奏,谁才拥有继续执政的正当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