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菲律宾拉响警报:这个恐怖病毒已经出现本地传播?
今年5月28日,伊洛伊洛市(Iloilo City)确诊了首例猴痘(mpox)病例。
没有旅行史。
没有接触史。
没有源头。
一个“干净”的人,莫名其妙地感染上了猴痘。
---
这是菲律宾猴痘图谱上的一颗“红点”,
而它背后,是一连串疑问。
这病毒,是从哪儿来的?
是朋友间的接触?公共厕所?理发店?还是——我们更不愿面对的本地传播?
卫生部的负责人说得很谨慎:
“我们尚无法确认这是否为本地传播。”
但你我心里都清楚,如果一个人没出过远门、也没接触过患者,却突然染病——
那这病毒,很可能已经在我们身边流转了一圈,只是我们还没发现它的轨迹。
不只伊洛伊洛市。
三宝颜市(Zamboanga City)也出事了。
5个疑似病例,正在等实验室的回音。
而再往南走,南哥打巴托省(South Cotabato)已经累积10例,是目前猴痘最多的省份。
猴痘,这个原本和菲律宾人八竿子打不着的词,现在慢慢地,成了地方简报里的熟面孔。
---
谁还记得前年?
2023年,菲律宾报告了首批猴痘境外输入病例。
那时候大家以为,只要海关守好,猴痘就不会是个麻烦。
可2024年开始,它一脚踩进南部——Soccsksargen大区、邦萨摩洛自治区(BARMM)、三宝颜半岛(Zamboanga Peninsula)。
现在,伊洛伊洛也中招了。
“猴痘不在我们这儿”的日子,已经结束。
---
当然,卫生部门不是吃干饭的。
伊洛伊洛市那例确诊者,早已被送去隔离。
接触者追踪系统启动了,9个人被锁定监测——但目前都还没发病。
伊洛伊洛省卫生办公室(IPHO)主任玛丽亚·索科罗·科尔梅纳雷斯-基尼奥(Maria Socorro Colmenares-Quiñon)则表示,省内确诊者目前正在家中康复,情况稳定。
三宝颜方面也不示弱。
市卫生官杜尔斯·米拉维特医生(Dr. Dulce Miravite)亲自上台喊话:
“希望公众冷静,但警觉。”
听起来像在说风凉话,但这次她没说错:
猴痘确实可以防。
它不像新冠那样空气传播,而是皮肤接触、体液传播为主。
所以,比起戴N95,更重要的是——别乱摸。
别共用毛巾。
别和不熟的人“肌肤相亲”。
可问题是,菲律宾人防得住吗?
在这个节奏缓慢、生活松散的国家里,
朋友/同事之间共用杯子,饭盒啥的,是日常;
家里几代同堂,一条毛巾五人轮换,也是常态。
讲卫生?
当然要讲,
但讲起来,总有点力不从心。
---
更别说,还有那句没说出口的话:
“猴痘,和性有点关系。”
医学上它当然不只是性传播。
但在过去的病例数据里,猴痘确实在特定社群中传播率更高。有人会好奇,啥特定人群啊?这个嘛,不可说。
这也让“说出来”这件事,变得格外困难。
没人愿意成为“零号病人”。
没人想承认自己可能是病毒的传播者。
所以信息封闭,患者不讲,亲人遮掩,直到疾病悄悄滑入了人群的缝隙里。
---
而这才是最可怕的。
病毒从来不怕人类慌张,它怕的,是人类诚实。
卫生部门说,确诊者需要隔离21天,直到皮肤结痂脱落、病毒不再具有传染性。
可病毒要的,从来不只是一个人。
它要的是一个裂缝,一个松动的社区,一个以为“没事”的人。
所以,防疫,不能只靠医生。
它靠的是我们所有人——不当传声筒,不当遮羞布,更不要当“中转站”。
---
故事还没完。
5个疑似病例在等检验。
9个接触者在等结果。
而你我,正在等一个交代——
到底是谁,打开了这扇门?
---
伊洛伊洛的“红点”已经亮起。
不管你愿不愿意,它已经在地图上发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