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菲律宾菜这么难吃?别人问我,菲律宾菜有什么好吃的?
别人问我,菲律宾菜有什么好吃的?
我一般都不会马上回答。
不是不知道,而是要小心点说——毕竟不是“菲律宾菜不好吃”,而是,“很多菲律宾餐厅不好吃,雷太多了。”
真说起来,那种看起来装修不错、有空调、有菜单照片、有统一制服的地方,十次有八次让我后悔。
点个烤鸡腿,端上来的是一块干柴,外面涂着甜酱的东西。
点个汤,像在喝温水加盐,要么咸死人,要么酸死人。
面条大多是泡发型的,肉类普遍偏瘦还老,连米饭都可能是隔夜回锅的。
后来发现,不是我点错,是他们本来就不是照“好吃”这个标准去做的。
就说近的,我们这新开了家菲律宾餐厅,主打正宗菲律宾美食。
我和朋友上周就去试试。
这装修挺好,极简风格;员工服务态度也好,见人就上冰水;就一点不好,上菜太慢了。
我们点了3道菜:牛骨汤,烤鱿鱼,铁板猪头皮
把菜上齐,用了整整46分钟。
...没事,兴许人家慢工出细活
菜怎么个事呢?
海碗上浮着一层红色油花,牛筒骨伸出汤面,几颗绿色辣椒漂浮四周。
我舀了碗汤,味道寡淡,一点酸,一点咸,没有肉香,也没有其他任何味道了。咬口肉,根本没煮烂,咬不太动,塞牙。
关键是,一般这个大小的牛骨汤,价格不到400披索。而这家店,卖589披索。
烤鱿鱼,一只完整的鱿鱼里塞了姜,西红柿,蒜。触手都烤焦了,肉质接近橡皮圈,吃不出任何调味。
铁板猪头皮普普通通,算正常发挥。除了猪头皮,其他俩菜我们基本没动过。
算上2碗饭和1瓶可乐,这顿饭吃了1200多披索,而一般这种档次的餐厅,不会超过1000披索。
回到家里,我还煮了3包Pancit Canton......
菲律宾人的吃饭哲学,其实很纯粹。
一是要“饱”,二是有米饭,三,重口味。
食物不是用来品的,是用来解决需求的。所以你别期待他们追求火候、调味、层次感、摆盘。
比如菲律宾的甜肉酱意面,虽说算是魔改,但吃习惯了,其实也不错
问题不在风格,而在做法——酱放太多奶、太多起司,煮得太烂,面条像糊成一团,有时候一叉子下去,全是油。
说到底,不是“他们的意面不好吃”,是“他们自己做的意面也常常不好吃”。想吃及格水平的意面,还是得Jollibee。
再说餐厅。
你别以为贵一点的就靠谱。
不少所谓“高级餐厅”,装修挺豪华,菜单排版像法餐,一上菜你就知道完了。
盘子大,东西少,味道还平庸。有些甚至连调味都不稳,唯一稳定的是价格。
我吃过一些连锁菲律宾餐厅,味道几乎和小餐厅别无二致,不好吃。
真正能吃到好吃的菲律宾菜,全看运气。
有些路边摊,厨娘手艺硬、食材新鲜,味道可以惊艳;
有些小馆子,不起眼,老板在厨房亲自炒,反而让人想多来几次。
但这些地方,没宣传、没评分、不好找。
你在网上搜不到,你问本地人,他们只会说很近加油站,很近教堂,连店名都没有。
你得靠自己踩,踩多了,就学聪明了。
我现在外出吃饭,只进两种店:
一种是Jollibee和麦当劳的洋快餐,味道虽普通但不翻车;
另一种是超群的炒饭,味道普通,但比起本地油腻的炒饭,还算可以了。
还有一种选择——是我越来越常用的——
不吃。
回家煮点吃的,简单干净,调味自己掌控,至少不会被甜椒酱搞到生无可恋。
不是这个国家没好吃的,是好吃的太难找。
这年头,是个人就来开餐厅,没啥厨艺,没有特色,几乎和其他家没什么区别。
不,还是有的,更难吃。
不是菲律宾餐厅不行,是你得绕过那些看起来“像样”的,才有可能碰到真的“像样”的。
这也挺菲律宾的——
表面都做得挺像回事,但里面是不是真东西,得靠你自己去试。
试多了,自然长记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