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艾滋感染暴增5倍!这个群体要特别小心!
菲律宾的艾滋病疫情,已经不是“正在恶化”,而是全面失控。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 6,703例HIV感染者,比去年同期暴涨 44%。
每天56人确诊,最小的患者,只有12岁。
对,你没看错。
一个孩子,因为性行为感染HIV。
地点在风景如画的巴拉望。
这不是个案。
菲律宾年轻人,成了感染主力。
这波感染潮的重灾区,不是过去我们印象中的“特定族群”,
而是15岁到25岁的年轻人。
这个年龄段的确诊人数,在近几年飙升了 500%。
5倍,不是5成。
新增感染者一半以上,是35岁以下。
到2025年4月,全国已有 150,433人确诊为HIV阳性。
菲律宾,已经成了西太平洋地区新增HIV病例最多的国家。
第1层:你没教我,我怎么会知道?
菲律宾的性教育,从来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回避”。
在许多学校,连“避孕”这个词都没出现过。
讲到生殖器官可以,讲到保险套就闭嘴。
讲到月经可以,讲到性行为就跳过。
什么是安全性行为?怎么预防?该不该做检测?
没人讲,没人教。
但你打开 Tiktok、Facebook、Tinder、世界瞬间打开。
交友、约会、一夜情,平台早就铺好了道路。
社交行为现代化了,防护意识却还停在1984年——
那是菲律宾确诊首例HIV的年份,
40年过去,病毒早就变了几轮,学校的课本却没更新半页。
第2层:HIV还是“羞耻词”,阳性就像被判刑
尽管政府早已开放免费检测,甚至规定15岁以上不需家长同意即可检测,
可真正走进检测站的人,寥寥无几。
不是不怕,而是太怕。
怕被看见,怕被贴标签,怕以后走哪都被当“那个”。
有些地方的卫生站,连护士都带着眼神审判。
所以很多人宁可装作没事,
直到病毒潜伏三年、免疫系统崩溃,
才悄悄来领那一盒免费药。
第3层:传播结构变了,制度还在磨蹭
菲律宾HIV传播的主路径,其实早就变了。
从2007年起,“男男性行为(MSM)”就成了主因。
截至今天,83%的确诊病例是MSM感染。
(而中国的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也是性传播,占比超过90%,其中异性传播约占72.8%,男男性行为(MSM)传播约占25.7%。)
可教会不愿面对,政府说得不多,媒体更少碰。
仿佛不提,就不会扩散。
仿佛那12岁的孩子,是“个案”而不是“预告”。
好消息是:有人开始行动了。
5月16日,在碧瑶市,菲律宾首个汽车式HIV检测站上线。
Drive-through,不用下车、不用预约、不用报身份证。
到晚上11点都开门,还送保险套、润滑剂、PrEP。
这不仅是检测,更是姿态——
“你有权利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用羞耻,不用害怕。”
2025年,菲律宾的HIV感染人数可能突破20万。
而这,不是病毒变强了,
是年轻人随意约炮;是危险性行为增多....
一个国家可以没有药,
但不能没有勇气说出“我需要帮助”。
艾滋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不教、不讲、不看、不说。
别等下一个“最年轻感染者”被报出来,才想起今天你看到过这篇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