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菲律宾涨薪到2000披索,谁支持,谁反对?
6月的马尼拉很热,但比天气更闷的,是工人的心。
2年来劳工界高喊着的“每日涨薪200披索”,眼看就要入袋了——结果在国会散会前的最后关头,被按了暂停键,接着直接宣告死亡。
议员们散场了,头也不回;法案躺在桌上,一页一页,连风都懒得翻。
一个关乎几千万劳工薪资的法案,就这样,没了。
一场“两院对冲”的闹剧
别说老百姓搞不懂,连一些工会干部都直摇头:
参议院早在2024年2月就通过了一个版本——每天涨100披索。
众议院等了一年多,终于在2025年6月4日拍板通过了另一个版本——涨200披索。
两个议会,两个涨幅,一个共同点:都想涨。
看起来很好谈,其实根本没人想谈。
参议院表示:“我们早就过了,为什么要接受你们版本?”
众议院回怼:“你们的版本太小气,谁来过生活?”
最后双方谁也不让,互踢皮球。
参议院拒绝修改自己版本,众议院又在国会即将散会前五天才把草案送过去。结果,就是没有时间开协调会(bicameral conference),法案自动失效。
劳工看热闹,资本看门道
许多劳工团体早有心理准备。
因为这场涨薪大戏,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他们写的。
总统府迟迟不肯“认证为优先法案”,意即:你们可以玩,但不要指望我出手相助。
经济团队早早准备了“打脸专用PPT”:
如果每天涨100披索,失业率会上升0.2%,大约10万人会丢饭碗;
如果涨到200披索,失业率将升至0.6%,加上通货膨胀、成本外溢、贫富差距拉大,全是灾难级后果;
最后附上一句:不如继续让区域薪资委员会慢慢调。
这意思不难懂:全国统一涨薪,太粗暴;地方慢慢调,才好控。
资本方更直接,菲律宾管理协会(MAP)一句话打包票:
“涨薪不是唯一出路,企业负担太重,不如政府帮忙出社保。”
意思就是:钱,我们不出,账,政府去补。
数据是真的,担心也是真的
如果把涨薪看作一场博弈,反对派手里确实不止一张牌。
菲律宾目前正式就业人口约48%为最低薪资工作者,全国平均薪资每天约为400至610披索不等(各区域差异大)
200披索的涨幅,等于许多人的工资直接翻一半。
从雇主的角度来看,这是个不得不防的操作。
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地方工厂,一旦工资结构被强行撬动,最先发生的事情不是提高生产力,而是裁员。
政府也不傻,他们不怕涨薪,但怕涨了以后失业、涨价、掉支持率。
这就是政治计算的冷逻辑。
当然,这并不妨碍各方势力,每年又把涨薪这事拿出来说。
呵呵。
要我说,劳工团体们还是太保守了,涨薪200披索?
看不起谁呢?隔壁老外还以为我们涨不起。
我支持涨薪到2000披索,一劳永逸。
别管失业率,别管通货膨胀,涨就对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