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政府花了300亿,结果办个身份证要5年???
2020年开始,菲律宾政府启动了一项史诗级的改革工程:
发一张卡
名字叫 PhilSys ID——国家身份证,它旨在成为覆盖政府服务和日常应用的统一身份证,取代旧式的各种杂乱证件。
为了这张卡,政府累计投入超过310亿披索,差不多5.5亿美元。
这笔钱够干什么?
够盖几百所乡镇医院,够建十座跨岛大桥,甚至能把八打雁整省的学校全部装上空调。
但花在PhilSys上,4年过去,成效是:数千万菲律宾人连卡片的影子都没见过。
有用户2021年登记,2022年补录资料,2023年查状态说“卡已打印”,但到了2025年,邮差还没出现。
有人搬了3次家,卡片寄丢2次。
有人一气之下重新申请,但系统提示:您已注册过,无法重复登记。
还有更离谱的:
登记完三个月,官网状态写着:
Card printed. For delivery.(卡已印好,准备寄出。)
然后就这样显示了两年,像一个被忘记的快递。
根据国家统计局(PSA)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已有超过8200万人完成登记,但只有不到一半收到了实体卡,至少3000万人的ID仍然“在路上”。
而这条路,比从奎松走到马拉干鄢还要漫长。
PhilSys系统由三个部门共同运作:
登记归国家统计局(PSA)负责
卡片制作交给中央银行(BSP)
寄卡任务交由国家邮政局(PHLPost)
表面是分工,实际上是互踢皮球。
卡没寄到?邮政局说PSA没传资料。
资料错了?PSA说BSP打印的。
卡片烧了?邮政局说是仓库电线短路,顺便烧了几十万张卡。
而那场火灾,恰好监控也被烧坏了,记录全无。
是不是很熟悉?
像极了你手机里那个永远打不开的“菲律宾政府服务APP”。
贵不代表好,反而更烂
PhilSys的初衷很美好。
说是要“消灭幽灵选民、简化流程、打击贪污”。
但现实是——光印这张卡,就花掉了数十亿披索。
而这还是政府招标中标后公布的数字,参议员曾在2022年质疑,这个系统背后存在“特定供应商”、“合约回扣”、“子公司空转”等嫌疑。
一些供应合约来自外国,硬件设备来自中国与欧洲;部分技术外包商是政治金主的亲属背景公司。
更搞笑的是,这张卡并不耐用。
很多民众好不容易拿到手,发现卡片弯曲、印刷掉色、芯片感应无反应...
最后只能默默塞回钱包里,继续拿旧ID和选民证混日子。
不止是国家ID,连驾照都一样
如果你以为只有PhilSys慢,那就太天真了。
在菲律宾,办一张驾驶证实体卡,有时要等三个月以上。
2023年,陆路交通局(LTO)曾因为卡片供应短缺,导致全国百万驾驶者只能拿到一张临时A4纸驾照。
你没有看错:
开车要带的,不是卡片,是一张印着你头像的纸,大小和菜单差不多。
有钱也没用,你跑到窗口说:
Sir, can I pay to expedite my license?
(先生,我可以付钱加快办理驾照吗?)
答复大概是:
Even our director is waiting for his card.
(就连我们局长都还在等他的卡。)
比如我,是的,就是我的驾驶证
从一张纸换成卡,等了快2年
呵呵
PhilSys ID,从理想变成了笑话,但笑不出来的,是那些等了三年还没等到卡的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