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第一餐饮巨头Jollibee,唯一打败麦当劳的本土快餐
深夜4点的马尼拉,马卡蒂的高楼终于熄灯。
一群挂着工牌的呼叫中心客服,从玻璃大厦里涌出来,脸上是熬夜后的空白。
有人钻进 7/11,买杯咖啡提神;
有人去 Angle Burger 点个便宜汉堡;
还有人走向街角那家亮着橙色招牌的店——Jollibee。
油锅里炸鸡滋啦作响,甜味意面红得发亮,这里是深夜的慰藉。
谁能想到,这个菲律宾的“国民快餐”,是从一间冰淇淋店起家的。
1953 年,陈觉中(Tony Tan Caktiong)出生在棉兰老岛的达沃市(Davao City)。
父亲是福建移民,靠在港口扛货、开小餐馆糊口;母亲在家里带孩子、帮着炒菜端盘。
家里不富裕,但很典型的菲华家庭:勤俭、拼命,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年轻的陈觉中,没什么豪门背景,也没资源。他本来学的是化工,读的是马尼拉圣托马斯大学(UST),可心里惦记的只有一件事——怎么做生意。
1975 年,陈觉中和兄弟姐妹一起,在奎松市开了第一家Magnolia冰淇淋特许经营店。
那时候,菲律宾的快餐还没成气候。
没多久,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顾客买完冰淇淋,还会问:“有汉堡吗?有意面吗?”
陈觉中灵机一动——冰淇淋太季节性,吃正餐才是刚需。
于是,他在店里加卖炸鸡、意大利面、汉堡。
结果,热食的销量很快超过了冰淇淋。
1978 年,他干脆转型,把店名改为 Jollibee(快乐蜂),那只笑眯眯的小蜜蜂,也正式注册成商标。
这一步,在菲律宾小企业里,无疑是超前的意识。
很多同行被山寨死了,Jollibee 却靠商标护住了品牌,快乐蜂稳步发展,越做越大。
1981 年,华商乔治·杨(George T. Yang)把麦当劳正式进入菲律宾。
第一家店开在马卡蒂,金色拱门闪闪发亮,顾客排起长队。
商界普遍认为:本地品牌死定了。
美国的快餐巨头,资金雄厚,流程标准,谁能抗衡?
可陈觉中没退。
他观察了很久,得出了一个结论:菲律宾人的胃,不是美国人的胃。
Jollibee 推出了一套本地化菜单:
意大利面加甜味番茄酱
炸鸡配白米饭和肉汁
汉堡夹芒果沙拉酱
早餐卖蒜香米饭+午餐肉
这下,菲律宾顾客买单了。
对比麦当劳的洋味,Jollibee 更接地气,更“Pinoy”。
而且,Jollibee的炸鸡确实比麦当劳好吃。
本土快餐第一次,在麦当劳面前站稳了脚跟。
陈觉中很清楚:菲律宾是情感社会。
他早早就申请了 Jollibee 商标,那只笑眯眯的蜜蜂,成了菲律宾街头最坚固的符号。
更狠的是,他把营收的大头砸进广告里。
麦当劳教孩子说“Happy Meal”,Jollibee 教孩子说“Bida ang Saya”(快乐才是主角)。
电视广告里,孩子在店里过生日,父母在炸鸡旁微笑,蜜蜂吉祥物蹦蹦跳跳。
那不是一顿饭,是一段童年。
一代菲律宾人的童年,蛋糕和炸鸡都定格在橙色蜜蜂的店里。
1993 年,Jollibee 在菲律宾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价当天就被疯抢。
钱到手,陈觉中开启了一场餐饮版图的买买买:
1994 年 收购 Greenwich 披萨
2000 年 收购 Chowking(超群)
2004 年 收购 Red Ribbon 蛋糕
2008 年 收购 Manong Pepe’s、Delifrance
2010年 收购 Mang Inasal 70% 股权
2019 年 收购 The Coffee Bean & Tea Leaf
...............
短短二十年,快乐蜂食品公司(JFC)已经成为了菲律宾第一大餐饮集团。
汉堡、披萨、面条、蛋糕、咖啡……全是他的。
这么说吧,只要你做得足够大,那么就会被JOLLIBEE看上。
2003 年,一个叫埃德加·谢(Edgar “Injap” Sia II)的年轻人,在伊洛伊洛开了第一家Mang Inasal(烤鸡王)。
特色是——烤鸡腿加米饭,还能无限续。
菲律宾人疯狂涌入,Mang Inasal 在短短几年里开了 300 家分店,直逼 Jollibee。
2010 年,陈觉中出手:30 亿比索,收购 Mang Inasal 70% 股权。
这笔交易意义重大:
杀掉最强对手
把烤鸡赛道收入囊中
Mang Inasal 创始人埃德加套现,转战地产,双龙DoubleDragon。
陈觉中之后入股双龙,和埃德加一起成立了CITY MALL。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一间CITY MALL的餐饮区,都有JOLLIBEE,MANG INASAL,CHOWKING.
那一刻,菲律宾快餐江湖的格局彻底锁死:麦当劳被压着打,本土对手被收购,Jollibee 一家独大。
陈觉中并不满足于菲律宾市场。
2000 年后,他把目光放到海外:
先是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夏威夷,开在菲裔移民社区;
再是中东、新加坡、越南,中国。
2025 年,Jollibee 已经在35 个国家,拥有 6800 多家门店。
在洛杉矶,每逢周末,长队从门口拐到停车场。
有一说一,我在油管上看过好些个海外博主去打卡JOLLIBEE,都说这个炸鸡的味道,在本国都算是最好吃的那一档。
海外菲律宾人说:麦当劳是美国的,Jollibee 才是家的味道。
2020 年疫情爆发,全球餐饮业遭遇重击。
Jollibee 的营收暴跌 40%,全年亏损114 亿披索,创下最差纪录。
陈觉中迅速转身:外送、线上点餐、关掉亏损门店。
到 2022 年,Jollibee 已恢复盈利,净赚71 亿披索。
不过:
Coffee Bean 巨额亏损,被骂“胃口太大”。
中国门店大面积关掉,留下黯淡门面。
海外市场始终赢不了麦当劳。
陈觉中很清楚:Jollibee 永远打不赢麦当劳,但它能守住菲律宾。
截至 2025 年,陈觉中及其家族的净资产是 29 亿美元,排名菲律宾富豪榜第 10。(数据有变)
作为媒体的“餐饮大王”与“收购狂人”,他通过收购与多元化策略,打造了一家远不止“快餐”的餐饮帝国。
2025 年,菲律宾街头,蜜蜂和金拱门依旧并肩而立。
但数字不会说谎:
Jollibee:过去 12 个月营收接近 2893 亿披索,本土门店超过 1150 家,牢牢控制了超过一半的快餐市场份额。
麦当劳菲律宾:大约 650 家门店,年营业额约 470 亿披索,市占率徘徊在 29% 左右。
一个是全球霸主,一个是地方小蜂;
可在菲律宾,这场战役已经分出胜负。
不过,近几年麦当劳开始在发力了,在各地迅速扩张。
我最后得吐槽一下。
我第一次吃JOLLIBEE的炸鸡,真的惊为天人。酥脆的炸鸡沾满肉酱,一口咬开,里面的鸡肉鲜嫩多汁,太好吃了。每个星期都得去吃几顿才行。
可近几年,我去过不少地方的JOLLIBEE,他们除了鸡腿还行外,其他鸡块干柴无味,连饭有时都不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