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6月9日,菲律宾著名新闻网站RAPPLER发了篇文章:移民局长被指偏袒POGO,高达9000名前员工“四处游荡”。
 
 这不是第一次听说POGO后遗症,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POGO,全称 Philippine Offshore Gambling Operator(菲律宾离岸菠菜运营商)。
 
 2016–2022年期间,全菲约有300家网络菠菜公司营业,外籍员工高峰期曾达数十万。(这还只是明面上的)
 
 从最初几万,到2019年出现13.8万名外国雇员,其中中国籍至少超过80%。到了2023年底,虽官方宣称只剩54家、约4.8万名员工,已将大批人员送离。
 
 尽管中国籍占比最大,POGO 配套协议服务网络也延伸至越南、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等国。
 
 比如2024年执法期间:
 
 部分突袭救出多国员工,包括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缅甸等
 
 被逮捕的970多名员工中,约93名印尼人、69名缅甸人、若干马来西亚与越南籍;
 
 这些人的身份,部分国家认定其参与诈骗或非法劳动。有的国家将其遣返回国后依法起诉。
 
 然而,仍有相当数量外籍员工因签证已被撤销或失效,未被遣返。这些外籍员工,未被容纳回本国,成为悬置状态群体。
 
 根据菲律宾总统反有组织犯罪委员会PAOCC在6月9日的公开数据,当前仍有9000名前POGO外籍员工,在菲律宾没有被找到。没有遣返记录,没有身份档案,没有追踪机制,也没人明确负责。
 
 他们不是被从名单上“删掉”,而是从流程中“退出”。
 
 移民局说:没证不能抓;
 
 PAOCC说:拘留所已爆满;
 
 地方政府说:等通知。
 
 有些国家选择遣返后起诉,有些则直接撇清。
 
 这不是执法滞后,而是根本没设置好收尾流程。
 
 
   
 断裂的治理链条
 
 
 移民局(BI):收回签证,要求离境60天immigration.gov.ph;但遣返门槛高,需护照、文件、航班配合,有签证无文件时就形成真空;
 
 PAOCC:拘留所人满为患,授权行动暂停;
 
 NBI:强调只能现场查获违法行为,无法抓仅凭过期签证者;
 
 地方政府:等待中央通知,无统一搜查统一名额;
 
 外交部 & 各国使馆:部分民族已被遣返,但协助和承认身份程序缓慢;
 
 
 制度设计上,不是没有责任,而是责任被切割、流程被打断。结果是:
 
 他们没被清理,也没人要他们走。
 
 报道指出有一批越南员工被遣返时,直接送往中转站,没有通知越南使馆,导致遣返失败。
 
 类似情形也出现在其他国籍员工身上:签证失效护照被扣,但出境文书来得太慢,执行部门也就放松对他们的追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