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讨论] 菲律宾 POGO 的故事:从辉煌到困境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7

帖子

39

菲华币

菲华新兵

Rank: 1

积分
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菲律宾 POGO 的故事:从辉煌到困境

如果要说过去十年在菲律宾最受争议的产业,POGO(Philippine Offshore Gaming Operators,菲律宾离岸菠菜运营商) 一定榜上有名。它的故事,就像一部商业传奇:从快速崛起,到辉煌鼎盛,再到危机四伏,如今又处在收缩与整顿的十字路口。



第一章:起点(2016年)

2016年,杜特尔特当选总统后,菲律宾政府面对财政压力,希望寻找新的税收来源。于是,监管机构 PAGCOR(菲律宾娱乐菠菜公司) 推出了一种新牌照——POGO牌照。

政策规定很明确:

公司可以在菲律宾设立运营中心;

业务对象只能是 境外玩家,菲律宾本地人禁止参与;

必须缴纳高额牌照费与税收。

在这一纸政策下,资本嗅到了机会。大量以中国投资者为主的公司迅速涌入马尼拉,租下写字楼,招募客服和技术人员,搭建起庞大的线上菠菜体系。

第二章:黄金时代(2017–2019年)

POGO 很快进入鼎盛时期。那几年,马尼拉的房地产市场和消费市场都因为它而火热。

地产繁荣:写字楼几乎被 POGO 公司承包,房租飙升,本地房东赚得笑开怀。

就业增加:虽然许多岗位是为中国员工准备的,但菲律宾人也在安保、餐饮、交通、物业等行业获得了大量工作机会。

税收贡献:PAGCOR 每年能从 POGO 收到数十亿比索,成为政府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有人甚至说:“POGO 才是菲律宾真正的‘新经济’。”

第三章:暗影浮现(2019年前后)

然而,繁荣的背后也开始滋生隐忧。

治安问题:部分 POGO 公司与诈骗、洗钱、人口贩运挂钩。绑架外籍员工、非法拘禁的案件屡见不鲜。

社会矛盾:中国员工集中居住在社区里,与本地居民摩擦不断;同时,他们推高了租金,也让本地人抱怨“被挤走”。

外交压力:中国政府多次对菲律宾提出关切,要求打击利用 POGO 进行跨境电诈的行为。

社会舆论开始反转——一些人仍看到 POGO 带来的经济好处,但更多人开始怀疑:这些收益,值不值得?

第四章:疫情冲击(2020–2021年)

新冠疫情成了 POGO 的分水岭。

外籍员工大规模离境,很多呼叫中心空空如也。

行业内不少小公司直接倒闭,写字楼重新变成“鬼楼”。

菲律宾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提高 POGO 的税率,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那几年,POGO 不再是马尼拉的“金蛋”,而是一个陷入低潮的产业。

第五章:整顿与清理(2022年至今)

2022年,马科斯总统上台后,面对社会呼声和国际压力,他没有“一刀切”关停 POGO,而是选择 “整顿”。

警方频繁扫荡:突击检查 POGO 园区,解救被困外籍劳工。

清理非法园区:取缔无牌照公司,逐步压缩灰色产业链。

税收与监管强化:财政和司法部门合作,要求合规企业补缴税款、接受审查。

如今的 POGO,数量已经远不如当年的鼎盛时期,合法运营商缩减到几十家,规模明显收缩。

第六章:未来的问号

POGO 的命运,如今依然是菲律宾社会争论的焦点。

支持者说:它仍能带来外汇和税收,关闭就等于放弃一块“肥肉”。

反对者说:它带来的负面效应远超收益,不仅败坏社会治安,还损害国际形象。

无论如何,POGO 的故事已成为菲律宾现代经济的一面镜子:它展示了政策驱动下的繁荣,也揭示了治理缺陷和国际压力下的脆弱。

结语

从2016年起步,到2019年的黄金时代,再到疫情低谷和如今的整顿收缩,菲律宾 POGO 已经走过了完整的一轮兴衰循环。它曾经带来过财富与机会,也留下了混乱与争议。未来,它究竟是继续存在,还是逐渐淡出,只能交给时间来回答。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