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分享] 为什么菲律宾人这么舔白人和韩国人?谁在花钱,谁在赚钱?

[复制链接]

172

主题

172

帖子

101

菲华币

菲华卫士

Rank: 2

积分
1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尼拉的马拉特区(Malate),周五晚上。酒吧灯光闪得人眼花。一个白人老头,穿着沙滩裤和夏威夷衬衫,手里举着啤酒,舌头都打结了。吧台那几位菲律宾妹子笑得跟喝了蜜似的: “You’re so handsome!”“Where are you from?”(你好帅!你来自哪里?)

老头咧嘴一笑,牙黄得能夹死蚊子,手一伸,剪刀手,咔咔咔——一阵闪光灯。他也许只在菲律宾玩3个月,钱包里就2千美金预算。在美国,他不过是社会最底层的老屌丝,可在这里,他却能享受“高质量外国人”套餐——尊敬,笑容,自拍。不出意料的话,老头几天后就能找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朋友了。不过,也有大概率是长相普通,甚至称不上漂亮的女/男朋友。



两条街外,韩国街的KTV传来韩流情歌。台上,一个韩国小伙唱得五音全跑,唱到“saranghae”时,全场尖叫。有人举着手机直播:“OMG,he’s so cute!”(天啊,他真可爱!)他鞠个躬,好像刚签完粉丝见面会。台下有人喊:“Oppa!Oppa!”可其实这哥们一天2顿泡面,住的廉价旅馆。不过菲律宾妹子并不在意,她们盯着韩式锅盖头,眼里冒出爱心泡泡,一副花痴模样。如果这哥们会些骚话,再请妹子去吃韩餐,气氛正浓的话,他当晚就能全垒打。咱得说,韩国人的眼光确实可以,他们找的都是年轻漂亮的女朋友。



再看马尼拉北区,同一个晚上。一个中国老板从工地回来,皮鞋沾着水泥。他在马尼拉开了1家餐厅、2家五金行,这个月发薪,几十个菲律宾员工排队领信封。晚上去超市买牛奶,收银员看都不看他。第二天,Facebook社区群里,啪,照片上墙:“These Chinese are taking our jobs.”(这些中国人正在抢走我们的工作。)底下有人回:“And they’re rude.”(还有他们很粗鲁。)点赞比好评多。当然,他们也就网上发发牢骚而已,很少发生线下冲突。



滤镜有多厚?白人来菲律宾,是笑容+度假;韩国人来,是偶像+烤肉;中国人来,是投资+工厂+商场。前两个,自带滤镜;最后一个,自带戒备。为什么?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333年,美国48年。那套“白皮肤、会英语=地位高”的潜意识,根深蒂固。韩国人这20年用电视剧、综艺、K-pop,把“浪漫、时尚、会花钱”灌进菲律宾人的手机和电视。中国人的存在感呢?工程标语、建筑工地,还有商场里的“Made in China”。娱乐是幻想,经济是现实。幻想好磕,现实不太受欢迎。

谁在花钱,谁在赚钱?

去年菲律宾官方数据说,韩国游客在菲律宾人均每天花108美金,美国游客119美金,大多玩一阵就走。同一年,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存量有29亿美元,搞建筑、能源、零售、房地产,全是长期项目。韩国人和白人的出现场景,是咖啡馆、海滩、商场;中国人出现的地方,要么工地,要么商店,要么批发仓库。前者让人觉得“送钱来的”;后者让人觉得“赚钱走的”。

社交资本不一样和白人、韩国人合影,发朋友圈=点赞收割机。和中国人合影?有人会问:“他是不是你老板?”在新闻里,中国人出现的身份,十有八九是雇主、竞争者,或者……被押上警车的嫌疑人(菠菜和绑架)。Rappler去年的一篇报道就说,本地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常跟“赌博、非法采矿、腐败”挂钩。哪怕只是少数案例,形象就被抹成一块。

---性格差异也是坑

白人和韩国人,公共场合外向、健谈、爱夸人。中国人则大多内敛含蓄,外人看着像“不爱理人”。菲律宾这种讲究“pakikisama”(和谐相处、互相迁就)的文化里,寒暄是加分项,沉默会被扣分。

---钱买不来人设

韩国人在菲律宾开烤肉店,菜单价格贵一倍,照样排队——这是“韩剧同款”。白人在酒吧请几杯啤酒,大家喊他“good guy”。中国人盖一栋商场,带来就业和税收,有人却说他“圈地”。尊重,不一定跟投资额挂钩,反而跟“好不好玩”“能不能拍照发圈”更有关系。白人喝一杯啤酒,菲律宾人说他潇洒;韩国人请一顿烤肉,菲律宾人说他浪漫;中国人盖一栋大楼,菲律宾人说他危险。

说到底,还是文化软实力不够,使得国人对于外国人来说,就是很会赚钱的印象,然后没了。不过,这又岂止菲律宾呢?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穷国,白人和韩国人的地位就是比较高。像老白男爱去的东南亚各国,那可是号称白人的后花园。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