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宾菠菜的前世今生
1977年,菲律宾pagcor成立。
1977年,当时的中国刚从十年文革动乱中摆脱出来, 邓小平复出在即,一场经济大变革即将在中国大地上拉开序幕。中国即将从一个闭关锁国的极端共产主义国家转变为一个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国家。 而此时的菲律宾也在和平稳定发展中进一步开放了自己的经济政策,菲律宾政府批准成立了Pagcor(菲律宾菠菜游戏公司)作为政府独资和自营的菠菜公司,随着菠菜业的发展,pagcor慢慢转变成了以授权、规范和管理菲律宾其他菠菜公司的政府机构。 菲律宾pagcor成立,代表着菲律宾菠菜行业的合法化和正规化。 但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菠菜产业也仅限于离岸人工岛的实体赌场,后来发展到岸上实体赌场。
一直到30多年后,马尼拉Makati区才出现外籍华人投资注册的线上菠菜公司。
2009年。 Ayala大道的星星之火。
当时的Makati欣欣向荣,新建成不久的菲律宾第一高楼PBcom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银色光芒, 高楼林立的Ayala大道随处可见各大银行的总部,是菲律宾无可争辩的金融中心。每天早上这里都有形形色色的职业人员穿梭在各大办公楼之间,其中不乏穿着西装和职业裙,打扮体面商务范十足的华裔女青年,出入于菲律宾最高端的两个办公楼Pbcom
和RCBC,她们正是第一批BC从业人员。当时以PBcom大厦和RCBC大厦内为代表的bc公司基本上全部是外资和台资,员工也是以海外华人为主,公司正规,福利较好,一天8小时,一周至少休息2天,员工素质和个人能力也非常高,不管是什么岗位的人员,几乎都是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的年轻人。 那时候的公司非常国际化,也非常本地化,公司全部用注册文件上的英文名称,不会另外取中文名。休假制度也严格遵循菲律宾法律,公司管理层人员对当地法律和文化非常熟悉,与当地政府机构之间也都是遵循直接、廉洁、自信的处事原则。 不会像后来很多中国大陆来的小公司在当地政府面前唯唯诺诺,自惭形秽,不是贿赂官员就是抱团自闭。
2010年。克拉克的崛起。
马尼拉以北80公里处的克拉克自由贸易区成立后,由于其开放宽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者。 其中香港新赌王林英乐投资的Fontana度假村本来是运营水上娱乐、实体赌场和休假度假的。但是由于其别墅式酒店大量闲置,于是开始租给网络bc公司在别墅酒店里实施办公。 由于其高度的封闭性和强硬的后台,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bc公司投资者进驻,几年后达到了一房难求的火爆场景。
2014年,索莱尔东方集团的兴起。
2013年solaire娱乐度假区完工,东方集团开始租用其中的solaire Theater大楼并挂bc牌照,虽然严格的说Solaire不属于Pasay区,是在Pasay区的边界,但是却预示着pasay区福建派系公司的崛起。从这个时候开始,福建派系公司的特色管理方式开始普及,例如开始以低福利,高强度的岗位招聘大量的低学历员工,同时也开始在当地政府面前变得心虚和不自信。各种保关,给小费,针对中国人的敲诈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兴起的。
2016年,克拉克的覆灭。
经过6年的发展,克拉克Fontana 已经人满为患,巨大的需求导致度假村内异常繁荣,内部超市,餐厅,物业和各种配套服务费飞涨。 度假村内已经出现一房难求的火热场面,这个时候的Fontana已经到达了巅峰,但是盛极而衰,fontana由于林英乐和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之间的私人恩怨而遭到全面搜捕,整个度假村被禁封,克拉克bc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一时间,克拉克的公司纷纷转移到马尼拉和其他地区。
2017年,群雄并起。
2018年,趴赛的时代。
2019年,激进与疯狂
为了节省开支,这种公司甚至将费用转嫁到员工身上,离职需要赔付高额的招聘返佣,再赔付各种匪夷所思的杂费。过度地市场推广和招聘让这个行业在国内已经是家喻户晓,而各种黑黑盘口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