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9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讨论] 福建大叔寻亲!寻找远在菲律宾的亲人!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150

帖子

53

菲华币

菲华卫士

Rank: 2

积分
1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9 09:25: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寻亲启事

菲律宾与中国隔海相望,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上个世纪,不少广东、福建人背井离乡,为了生计前往这个陌生的国家谋生。有人从此在菲律宾定居,有人因为某些原因跟大陆的家人断了联系。

有这么一位福建网友,寻找菲律宾亲人多年仍未果!

杜红鸡是福建厦门集美本地人,年过五十。多年来一直都在寻找远在菲律宾的亲人。

(左曾祖母玛塔•艾斯特班,右曾祖父杜文读)1866年6月17日杜红鸡的曾祖父杜文读出生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原先属于泉州府同安县山后张)。为了生计,成年后的杜文读也跟当时的大多数人一样,选择漂洋过海去到菲律宾讨生活。不出所料,杜文读在当地认识了他的第一任妻子——玛塔•艾斯特班。玛塔•艾斯特班同杜文读一起回到了福建,由于多年都未产下男丁,二人便收养了同村一岁的男孩,取名杜金绸,也就是杜红鸡的祖父。


第一任妻子玛塔•艾斯特班过世后,杜文读另娶隔壁村的邱合仔。1916年,杜文读带着邱合仔以及杜金绸前往马尼拉。

杜金绸在菲律宾学会了闽南话、汉语、英语以及菲律宾土话,而且还会说一些西班牙语。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杜金绸在菲律宾和中国厦门间不断的往返



(1941年菲律宾政府发给杜金绸的居住许可证,国籍一栏写着中国人)

1926年左右,杜金绸返乡与隔壁村的林茶(石区)结婚,并生下杜红鸡的父亲杜汉达。不知什么原因,祖父杜金绸并未把妻子儿女带到菲律宾,而是将其留在厦门,自己不断的在马尼拉和厦门之间往返。每次回厦门,杜金绸都是坐船到龙海海澄,再从陆路回到厦门的家中。


(祖母林茶(石区)与祖父杜金绸,1933年)

据说,杜金绸在马尼拉从事芝龟力(即朱古力)的生产制作,在杜红鸡家里至今保存着一张杜金绸与老顺德少东家的照片。

1941年,由于日军占领厦门,港口被封锁,已经办好证件的祖父杜金绸再也无法回到马尼拉。几年后,因病去世。自此,杜家与菲律宾似乎断了音讯。而曾祖父杜文读则一直留在马尼拉再没能回到厦门。



(1941年,杜金绸已经办好菲律宾入境许可证,但是因战乱未能再次踏上菲律宾土地)

杜红鸡相信自己的曾祖父杜文读和曾祖母邱合仔在菲律宾还有其他子嗣。虽然素未谋面,但是他仍旧希望能够接续起亲人的血缘和亲情。

几年来,他不厌其烦的向集美区外侨办、中国驻菲律宾领馆、华助等机构寻求帮助,但是未能得到确切消息。他希望知道线索的人能够通过菲国网与他取得联系。他的祖父当年在菲律宾的住址是:414 Soler Street,Binondo, Manila。



(集美区外事侨务办公室开具的协查函件)



(1941年菲律宾卫生部门开具的免疫证,上面有杜金绸在菲律宾的住址)

杜红鸡的祖母林茶(石区),也就是祖父杜金绸的妻子,上过私塾,通情达理,许多故事都是她讲给杜先生听的。她也保留了许多当年往来的资料。这些东西,见证了当年杜家的繁华,在现今也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咖啡或其他坚果的粉碎机及朱古力制作工具)



(机器上的文字显示该机器是美国费城生产的)



(国民政府1941年4月发给杜金绸的“侨民归国证书”)

时过境迁。如今,曾祖父杜文读与堂弟合资建造的大厝仍在,院墙斑驳,似乎仍在讲述着那段跨越历史的故事。


(曾祖父杜文读与堂弟合资建造的大厝)

民国时期,甚至更早,像杜文读、杜金绸这样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前往南洋甚至更远国度谋生活的中国人为数不少,闽、广为甚。很难想象,没有太多文化知识和技术的他们,如何在有着巨大文化落差的异国他乡立足、创业。我想,一定是筚路蓝缕,一定是可歌可泣。今天,通过走进杜先生的家族史,我们似乎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我们衷心的希望,了解线索的读者能与我们联系,再续一段远隔重洋、跨越时代的亲缘。

剩余资料如下:

菲律宾女孩的结婚照,身份未知,与杜红鸡的曾祖父母和外高祖的相片挂在祖父母架子床的右前上方大相筐里。



《华侨商报新年特刊》,可惜杜先生的祖母剪去做鞋了,剩下这个样子。



杜红鸡的祖父马尼拉带回的棉布糖袋。



身份未知的男士照片,在杜红鸡的祖母相册中找到的。



旧人均已离世,我们目前只能从这些留下的照片中寻找现在还存世的亲人的消息,希望各位能够帮忙转发,帮助杜红鸡先生早日找到失散的亲人。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