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分享] “入乡随俗”—菲律宾旅行小记

[复制链接]

172

主题

172

帖子

73

菲华币

菲华卫士

Rank: 2

积分
1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2:33: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年轻时候出去旅游就是打卡景点、美食,从去年开始我突然对旅游感到了厌倦,没有了以往的喜悦,突然觉得一起是那么的空洞没意义,难道我出去就只是为了跟随世上的风尚吃喝玩乐打卡拍照发朋友圈?

   但这一次菲律宾的旅行,让我觉得其实出去看世界的另外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状态和生活态度,你可以和多样文化圈层的人进行思想交流,还有世界观维度地碰撞。你不仅可以感到的当地人的风土人情,还有同是华人在不同国家的生活状态。



   有许多中国人把孩子送到菲律宾学校学习,相比于欧美国家费用非常低,那边也有很多宗教背景的私立学校,学校的师资力量也非常雄厚。但是我觉得一年几万至十几万不等的学费,我觉得能出去上学的家庭也是中产以上的家庭。华人群体在菲律宾也是有钱的群体,因为菲律宾当地的大多数人收入非常低,一个住家菲佣当地的工资也就是7000-10000比索(折合人民币也就是1000-1200元人民币),在中国一个住家保姆保姆至少是这个5倍以上。



   一个生活在当地的长辈,他去定居时请教当地的华人:与当地的菲律宾人相处需要注意什么?回答是:维护他们的尊严,他们会因此和你拼命。听到这个回答并不惊讶,因为上午和一位朋友交流的时候,她很懊悔自己前一段时间由于心情不好,经常对自己家的菲佣发脾气,结果那位菲佣连自己的行李都不要就离开了。这位朋友打电话发短信沟通试图加工钱方式挽留,菲佣都置之不理。



  其实这位朋友性格直爽心地善良,她只是用我们惯常思维去处理问题。我们从小的生活环境接受的价值观就是对拥有高语境的人服从听话。在工作单位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顶撞领导,约定俗成的观念就是会根据自己的层级来决定自己有多少话语权。而且层级高的人做错事情并不是道歉,而是认为有晋升或者发钱的机会就可以“弥补”。



  在这样环境下,我们自然会觉得有好处就是别人已经给了尊严。今天看到了一句话“When in Roman, do as the Romans do.”,直译就是,当你在罗马的时候,就照着罗马人那么做,通俗来说就是“入乡随俗”。我想菲律宾理解的尊严自然和我们不同。因为在信仰的背景下应该是:那种虽然你比我强,但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是站到上帝面前是平等的的那种“弱者的自信”、那种真正的人格平等主义精神。



   我想这样的精神始终没有在我们的这里铺陈开来。所以我和我老公的父母经常为我们担心,身边的人也会冷嘲热讽。有的人会说你们适合生活在国外,其实我觉得这句话更多是对他们本身的自我否定与贬低,是你自己不敢还是不配拥有这样的风俗?其实我们并不在意,因为我们争取的东西并是一时的匹夫之勇,而是恒久的作为人的应有的模样。



   我们和其他地区来的朋友交流时候,说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舆论环境时候,他们清澈眼眸里和肢体动作闪现的是惊讶。我们只是如实不加任何情感的去陈述,而是让我们的生活与外界带来碰撞,希望20几岁的年轻人不要被眼前的情欲与虚妄,而放弃守候应有的底线。



   之前看过许多反映现实的电影,看完之后我是看到了人性的罪恶,社会的险恶。但电影中和现实一样好像一切都没有没有答案,在大多的时候我也会陷入绝望。但随着接触信仰生活和外面的世界。我又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这里,如果不是在这里可能我会和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随波逐流,安逸的享受着认为本该就这样的美好,徒劳无功的原地打转,而不去追求永恒的真理。



  我以前天真的以为物质生活好了,人自然会平安喜乐,真的是这样吗?菲律宾即使他们住在破旧的房屋里,生活的基础设施非常的简陋。但是他们对生活依然充满热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制造自己快乐,身体并没有异味,吃一份甜品吃一份简单的炸鸡,他们都非常快乐。一家人朋友在一起聚餐欢呼喜悦。他们与人为善,热心的去帮助别人,他们的眼神中清澈充满善意并有人情味,在巨大的贫富差距下,好像灯红酒绿的生活,无法刺破他们应有的尊严,他们因为信仰而懂得享受自己的生活。



  其实四年前我就知道“萝莉岛”事件,因为我一直寄希望于当时的副总统彭斯,他打造的人设是白人精英,优雅的形象精彩的演讲,从来不和女同事私下接触,不得已和异性吃饭也要带着自己的夫人。而当时就曝光出他在萝莉岛的名单上,事件的结尾也是他倒戈了。我当时特别绝望,只是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人定睛于人和物质世界自然会失望。



  现在很多事情和人已经不会撩拨我的情绪,生活的困境我也坦然面对。在出生和死亡上我们都没有主权,只有生命的过程我们才能参与。我们早已过了纯真的短暂岁月,也渐渐度过追求世上风尚短视的年龄,而剩下的日子如果不追求生命意义,恒久与真理之中,那只是劳苦一生在原地打转。生活无处不是信心上的考验,你定义的起点在哪,终点才在哪里……所以我更加确信人人需要的是高于一切创造者,定睛于永恒。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