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分享] 116亿披索豪赌:菲律宾最会借钱的公司,被这家银行盯上了..

[复制链接]

175

主题

175

帖子

101

菲华币

菲华卫士

Rank: 2

积分
1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4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5年8月28日,马卡蒂金融区。下午四点五十五分,新闻稿甩了出来:Security Bank(信安银行)宣布,最终完成对 Home Credit Philippines 25% 股权的收购,总额 115.9亿披索。一个本地大行,一个外来的“放贷公司”。一场交易,把这两者拉在了一起。但要读懂这则新闻,不是只看“银行买银行”。背后真正的主角,其实是:Home Credit Philippines(HCPH) —— 那家在商场里摆桌子、只要带一张身份证就能借钱的公司。

时间倒回到 2013年。那一年,捷克的 Home Credit Group 带着在东欧和俄罗斯的分期贷款经验,低调登陆菲律宾。为什么选这里?因为他们盯上了一块巨大的空白:消费贷款。在菲律宾,绝大多数人没有信用卡。即使到2025年,也只有不到 5% 的人口 拥有信用卡账户。而在2013年,这个数字更低。可是,家电要买,手机要换,孩子要上学,钱包空空怎么办?这正是 Home Credit 的机会。模式:一张身份证,几分钟贷款他们的打法很简单——在 SM、Robinsons 这些大商场里摆一个红色小摊。顾客挑好电视机或手机,只要出示身份证,填个表,15分钟就能批核。不需要银行流水,不需要复杂手续。月供摊开来,一台价值一万披索的手机,首付两千,剩下的分12个月。菲律宾消费者第一次发现:原来“贷款”可以这么容易。这就是 “先买后付”(POS financing) 在菲律宾的本土版本。



短短几年,Home Credit Philippines 的客户数飙升:2016年,客户突破 100万;2018年,达到 400万;到 2025年,它已经服务了 超过1100万菲律宾人,成为全国最大的非银行消费贷靠着商场分期,Home Credit 打开市场。然后,是更多业务。

第一步:现金贷款。借钱不只买手机,还能借来付学费、看病、修房子。
第二步:信用额度。给老客户一条循环额度,像信用卡一样,随时可以套用。
第三步:数字化。疫情期间,商场摊位被迫关停,他们赶紧转向线上。APP 下单、GCash 还款,把分期做到手机里。到2022年,Home Credit 已经发放了超过 1800亿披索的贷款。



当然,Home Credit 不是没有争议。在菲律宾的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两种声音:一种是感谢:“要不是 Home Credit,我根本买不起冰箱。”另一种是抱怨:“利率太高了!一台手机最后要还两倍的钱。”实际上,Home Credit 的年化利率普遍在 30%~70% 之间,远高于银行贷款。但问题是,大多数客户根本贷不到银行的钱。金融普惠和金融剥削,往往只隔一层纸。
---
2020年疫情爆发,菲律宾全面封锁。Home Credit 的客户群体——基层工薪阶层——受冲击最大。分期还不上,坏账率急升,公司一度裁员大规模收缩。但它挺过来了。靠严格的催收体系,靠数字化转型,靠母公司在欧洲的输血。到2023年,Home Credit Philippines 重回增长轨道,甚至在贷款规模上超过了传统中型银行。



2024年底,买家出现了。

菲律宾排名第七的 Security Bank,拉着股东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决定出手。

他们一共砸下 115.9亿披索,买下25%的股份。

Security Bank 想进军零售贷款,却缺乏客户入口;

Home Credit 拥有上千万基层客户,却缺乏低成本资金。

一个要渠道,一个要资金。

于是,这笔交易一拍即合。



对 Security Bank 来说,这是它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动作,也是一次“阶层下沉”的豪赌;

对三菱日联来说,这是一次不错的套现,也意味着这家日本银行,继续在东南亚资本版图上扮演幕后推手。

而对菲律宾市场来说,这笔交易也许只是一个开端。

银行和放贷公司终于握手,未来是金融普惠的新篇章,还是债务陷阱的加深?

嘿嘿,谁知道呢。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