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9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讨论] 从泥泞到通畅:陈家港村的修路记忆与期盼

[复制链接]

172

主题

172

帖子

108

菲华币

菲华卫士

Rank: 2

积分
1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哪怕长大后离开了家乡,在外学习、工作、成家,但每次回到老家,我依然喜欢那里的一草一木,依然喜欢走到长江大堤边,看江水滔滔东流。

眼前总会浮现儿时与伙伴们放牛的身影。

那时候,没有补习班,却有无数的快乐。

以前乡村的路大多是土路。一下雨,道路泥泞不堪。那时我们并没有觉得不妥,只是羡慕城里人雨天也能走在干净整洁的马路上。

当时,通往镇里的一条公路是用鹅卵石铺成的,我们称之为“继志路”,走在上面不怎么平稳。若干年后,政府在原来的路基上修建了宽阔的水泥路,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

“要想富,先修路”。

大概在2012年前后,陈家港村的主干道终于铺成了水泥路。住在主路旁的农户,出门就是平整的路面,再也不用在雨天踩得满脚泥。

村村通公路终于实现了。







自那以后,我回老家的路,也越来越好走。



如今长江大堤的水泥路

只是从主路进入老屋的那小段路,每逢下雨依然是一条烂泥路。

随着惠民工程不断推进,大家都盼着能真正实现“户户通”。

只是,老屋那块儿,水泥路只修到老屋前的菜园边,另有一小段路仍是土路,这样衔接处就有了一道沟坎,是父亲开着三轮车,往返十几趟,从烘干厂拉回煤渣灰,一点点填平的。

他又找来油布,铺在上面当作临时的“路面”,还挺好用。



再往后通向几百亩农田的那条路,依旧还是土路。

农忙时,三轮车、摩托车来来往往,晴天还好,一遇到下雨就泥泞不堪,出行极为不便。

如果能把路真正修到家门口、修到田间地头,那便不只是方便一户两户,而是能惠及到屋后,在那四百多亩农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







不过,这些年来,农村的土路一点点变成水泥路,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也提升了交通的便捷与安全。基础设施的改善,实实在在地给农民带来了便利和好处。

政策一步步落到实处,真心希望咱们的陈家港村,也能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毕竟这条路,不仅通向田间地头,也承载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菲律宾华人电报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